bsp; 小蟹不求吃饱,给餐桌添加些许特别风味已经足够。
……
上等虾蟹都在海水中,沙滩上真正丰富的海鲜还要数贝类和棘皮类动物。
附着在石头上,与大拇指指甲大小相仿的,表面晕染着水墨般花纹的小贝是陈舟的重点关照对象。
为了对付这些顽固的小东西,他特意掏出了匕首,蹲在岩石旁一点点往下剜。
黑漆漆的礁石上这种小贝数量众多,密密麻麻自下而上迭在一起,收集起来效率极高,没几分钟就能装小半袋子。
小贝或许味道独特,肉质鲜嫩,却只能当“瓜子”一样的零食,慢慢享受。
像陈舟这样心急的人,吃海鲜除了最基本的味道之外还有个标准——份量。
想找足够饱满肥厚的贝类,就不能指望附着于礁石上的小贝了,必须得在沙滩上挖掘。
看赶海视频的时候,陈舟没少幻想赶海博主挖到的“猫眼螺”“月亮贝”还有蛏子和蛏王煮起来是什么味道。
但那些人只管挖不管做,赶海的视频足有几千个。
怎么烹饪怎么吃,吃起来什么味的视频一个都找不到,看得他心里直痒痒。
现在终于有机会亲自赶海,虽然看不到猫眼螺之类熟悉的贝类,陈舟心中仍然充满期待。
一个个掘开沙滩上的鼓包或孔洞,一点点增加塑料袋的重量。
前后大约用了两个小时,陈舟带来的陶罐和塑料袋全都被装得满满当当,可以说此次赶海已是难得的大丰收。
盘点收获,除虾和螃蟹,小贝、大贝和不知品种的蛏子外。
陈舟还拣到了两条比较新鲜的海鱼,四个浑身是刺的海胆,还有一个已经有些发黏的海参,估计已经不能吃了。
这些东西加在一起足有近二十斤,陈舟带来的容器根本不够用。
所以赶海过程中他还抽空去了一趟营地,拿了一个木桶来。
若没有这个木桶,除非他把腥气四溢的海鲜都塞进登山包,不然肯定无法悉数带回。
……
赶海活动圆满结束,背好登山包,戴着大檐帽,陈舟踏上了返程的路。
沙滩上的木石墙仍没有砌好,他打算今晚回家后找个大号容器,先把那一大堆贝类都倒进去吐吐沙子,明日再下山处理木石墙。
还有十多天呢,不必着急。
而且明天再下山,还能继续赶海,要是走运的话,说不准就能拣到大龙虾或大螃蟹。
……
赶海这事让人感到轻松惬意。
尤其是在这样一座自然资源丰富,获取海鲜难度极低的“世外桃源”。
陈舟听说人类在原始社会时期,男性负责狩猎,女性负责采摘。
故而现代男性骨子里便充满对冒险的向往,热衷于枪械武器,在游戏中钟爱厮杀。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