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这话的潜台词便是:若在北方遇到麻烦,大可去找那边的“兄弟”求助。据说北宗的“扛把子”们不仅修为硬朗极为“能打”,且颇重同门情谊,很是“讲义气”。
北宗与江南祖庭之间的关系也甚是和睦,并无什么南北隔阂或理念之争,属于“有事真能靠得住”的坚实盟友。
因此,这股力量早已被自动划入了“己方势力”的范畴,算是北上途中难得的安心保障。
至于龙君提及的其他那些北方大宗派……许宣摩挲着下巴,心思活络起来。
此番北上,正打算好好与它们“打打交道”,无论是“文交”还是“武往”,总得摸清深浅,方好行事。
“这些大宗门,你少去打交道为好。”
龙君一句话,犹如冷水泼面,骤然打断了许宣的盘算。
这一次的语气里竟带着一丝罕见的、近乎于“善心”的告诫,仿佛是不忍心看到这朵“二代白莲”还没开始在北地绽放,就莫名凋零。
“为何?”许宣瞬间警觉,收敛了散漫的心思。
“因为有仇。”
祂进一步解释道,修行之道除却那些应天地气运而生的绝世奇才,绝大多数修士的力量,都需要漫长的岁月和丰富的经历来打磨积淀。
岁月积累的是日夜打坐练气、吞吐天地精华而来的雄厚法力;而经历锤炼的则是于无数成败得失、生死危机中磨砺出的坚韧心力。
因此世间真正的强者,年岁往往都不小。
但北地这些大宗门里,如今能执牛耳、称老祖的人物,其年岁大多集中在三百余岁……
这个数字很有说道。
“再往上的,”龙君语气平淡,却透着一丝冰冷的意味,“不是早已死了,便是彻底废了,苟延残喘。你以为,他们是因何折损的?”
许宣默然,龙君的话语在他面前展开了一幅血色斑驳的画卷。
北方修真界如今这批堪称中流砥柱的三百余岁强者,几乎无一不是从“白莲之乱”那场浩劫中挣扎存活下来的幸存者。
他们亲眼见证过的残酷与陨落,远超常人想象。
那是一个宗门倾覆、传承断绝、师长亲朋纷纷凋零的时代。
当年声势浩大的般若学派“六家七宗”,其中大半的山门都被强行轰开,传承典籍被夺走、焚毁,道统几乎断绝。
其他道门巨擘的遭遇也大同小异,毕竟《白莲降世真经》的根基之中,本就融汇乃至“消化”了诸多道门玄功。
凡是被认定为阻碍白莲圣母“降世渡劫”之路的强者,无论出身何派,修为多高,几乎都遭到了无情的清算和围杀。
那是一段真正用血与火书写的历史,腥风血雨,弥漫北地。
经过龙君这番描述,许宣对北方的局势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宗门林立,意味着当年卷入那场浩劫的势力就越多。
死的越多,意味着结下的血海深仇就越深。
仇人……自然也就遍地都是。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