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一个数值都在分析范围内,但整体却在‘最优框架’之外。”
“另外,这一组数值高于‘最优框架’的所有数值组合。”
直白来说,就是出现了一组在‘最优框架’外,却比‘最优框架’更‘优’的数值组合。
马建泽根本就不相信,他们研究出‘最优框架’后,做了很多次的数值验证都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对方只是听个报告,就找出一组‘更优’的数值组合?
不可能!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不屑,觉得张明浩就是故意找麻烦,但还是接过本子扫了一眼上面的数值组合。
只看一眼,表情就凝住了。
因为做过很多次的数值验证,他能迅速判断出本子上的数值组合确实比‘最优框架’还要‘优’。
“但肯定不在影响因素的阈值范围内!”
马建泽想着,立刻不在意的说道,“张明浩,你这一组数值确实更优,但应该不在范围内。”
“如果你不相信,我们当场验证一下吧。”
他说着还以笑脸面对台下的学者们,展露出了对研究的自信,“有人质疑我的研究,我们就验证一下。”
会场里响起了嘈杂声。
众多学者们也很好奇结果,但多数还是更看好马建泽,因为他的研究非常复杂,想听明白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听明白都不容易,短时间怎么可能找到‘最优’的反例?
验证开始了。
工作人员搬来一个新的白板,马建泽对照着数值一一进行代入计算,验证各个数值是否在对应影响因素的阈值范围。
只要找出一个数值不在范围,数值组就是错误的。
马建泽的计算速度很快,只花了五分钟左右就完成了一半数值的验证。
当连续计算都没有找出‘阈值外’的数值,他身上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额头上已经出现了汗水,计算速度也变慢很多。
在完成了倒数第二个数值的计算后,他又去回头审视起第一个数值的验算过程。
他明显慌了,“不可能,这不可能!”
“怎么会都在阈值范围内?每一个数值都在?不可能啊……”
会场内的学者也看出问题了。
每一个数值都在阈值范围内,也就代表数值组是成立的,而数值组比‘最优框架’还要‘优’,说明推导出的框架并不是‘最优’的。
进一步说明,马建泽的研究是错的!
当更多人意识到问题,会场顿时陷入了嘈杂,“验证还真没问题?”
“所以,研究是错的?那个复杂的评价体系也是错的?”
“怎么不算最后一个了?”
马建泽站在台上一动不动,似乎是不打算做最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