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比武第一人 (1/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高城没有读心术更没透心眼,并不知道陈军在刻意控制。

    有实力却不用,故意不打50环。

    他只看到陈军开打了49环,那就证明有机会角逐这个单项第一,好好练一练,运气好打个五十环基本就稳了。

    哪怕不能稳,也能并列第一。

    而二排长和三排长的打靶成绩,别说是去拿单项第一,在高城的心中,连参加比武的资格都没有。

    以选手身份跑到团里面比武,结果只能打个44环。

    高城是真丢不起这个脸。

    加之一排长和三排长虽然算优秀,但是在全员皆尖子的钢七连,他们两个其他项目没有一个前三。

    高城不想为了这个手枪科目,占用掉一个宝贵的比武名额。

    所以在手枪80米精确射击项目上,没有像其他项目那样取前面的三名,而是只保留了陈军一个。

    缺的那个名额等比武队组建完,把手枪项目加入到训练科目中。

    经过四个月的比武特训后,不管最终手枪打靶特训成绩咋样,就从已经入选的十人名单中,矮子里拔高个挑一个凑数。

    反正陈军第一次参加打靶测试,就轻松拿下了49环。

    高城在惊喜之余,已经吃下定心丸。

    经过特训后冲击五十环概率很大,个人比武项目又不用在意团队分,由陈军一个人冲刺这项目第一就行。

    最后剩下的车载机枪精度射击,同样不需要进行全连测试。

    只有每个班的机枪手参加,从他们中间挑出前三名进特训队即可,而全连机枪手加起来也就十几个。

    哪怕需要坐在车上打靶更复杂,十几个人也就半小时的事。

    前后总共花了三天半的时间,三大科目十四个比武项目全部完成测试,比武特训队名单也正式出炉。

    每个项目选前三名加入特训队,最终人数不是14个项目,个人项目3人,团队项目5人,共计48名队员。

    而是只有18人入选特训队。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很多项目的入选队员重复了,有很多队员在多个项目都进入到了前三。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陈军。

    哪怕是故意隐藏了大部分实力,只为了专门留在比武的时候再大爆发。

    到时就能够放肆的猛拿成绩,有人好奇为什么进步这么快,可以用比赛状态好,激发了潜能来解释。

    毕竟有些人确实是这样的,越是大赛发挥的越好。

    不然一个连队倒数的拖油瓶,突然变猛一点还能解释的清。

    猛得不合常理,那就有点诡异了。

    可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陈军依旧拿下了一大堆的项目。

    200米运动速射、手枪80米精度射击、三公里冲刺、五公里轻装、十公里轻装、十公里负重越野、手榴弹投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钢七连到合成师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conggangqiliandaohechengshi/read/97/501.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