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学术周刊任重道远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r />    每刊最低要求12篇论文,如果没有新鲜血液,很快就会面临无论文登刊的窘境。

    柳如龙苦涩一笑:“有倒是有,基本都是三万稿费的基础论文。”

    杂志社把学术论文分为六个等级,最低三万稿费,最高千万。

    千万稿费的获得者,只有程知雨,哪怕是林子泰的论文也到不了最高奖励等级。

    三万稿费论文,基本是很普通的类型,如果他们想要登上生物学三大权威杂志,只能排队的那种。

    林子泰又问:“海外投稿有没有?”

    柳如龙连忙点头:“有,新家坡最多,其次就是日韩两国。”

    林子泰无奈叹气:“任重而道远。”

    中文版学术周刊,对于母语是华语的国家,有明显的优势。新家坡刚好符合这个标准,社会主流通用语言是用英华两语。

    只不过新家坡的人口数量与土地面积,连香江都比不过。

    中文版学术周刊,想在被西方打压的情况下,走上国际,还任重而道远.

    林子泰打算离开,看来今年这一届的生物时代奖,大概只能往后再延一延。

    柳如龙突然叫住林子泰,悄悄询问:“林总,您还没有新论文要发表?”

    程知雨的药物论文快要完结,林子泰的神经学论文也差不多。

    如果还没有高质量论文出现,他都打算休刊一个月,等下个月再发行。

    宁滥勿缺,容易让天胡开局的《生物时代》,成为三流的野鸡周刊。

    柳如龙已经把老婆孩子都接到魔都,任何人询问叶无道的消息,他都一口回绝,也不在乎过往的人情。

    全身心投入工作当中,他希望《生物时代》成为国内学术界的标杆,更想让它成为国际上惟一一本中文版的权威学术杂志。

    林子泰沉吟片刻,点头道:“本月照常发行,开年我会把论文交给你。”

    他打算把实验室的资料整理整理,应该还能再凑几篇论文出来。

    再询问程知雨,最近有没有新收获,现在无文可用,只能由他们俩硬顶。

    高质量的论文越多,国际学术界就越离不开,早晚会主动订购,并尝试投稿。

    就像雪球一样,起初翻滚很难,但只要初具规模,雪球就会越滚越大。

    接下来几天,邓佳昊陆陆续续接到来自全国各地市政办公室的来电。

    他们都想让医科大学在当地落户,土地免费、道路修缮是最基本的优惠政策。

    因为楼市的颓势开始显现,相较一二三季度,第四季度房产的成交量有明显下滑。

    一二线城市好歹有产业的支撑,大不了舍弃外围稳住核心,但三线慌得一比。

    而就在这个时候,林子泰放出豪言,打底百亿,上不封底,打造一所医科大学。

    就像他们生命中的曙光,虽然无法彻底挽救楼市,但起码能稳到他们的任期结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负债百亿打造医药集团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congfuzhaibaiyidazaoyiyaojituan/read/97/32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