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据我所知,根据地方不同,电瓶车也有着不同的管理,如何有效的防范没有驾驶资质的人骑车,共享电瓶车撞到人又如何,将是一个大难题。
“相对来说,自行车倒是更好的一个选项。”
有没有恰钱不知道,但起码看着还是理中客,而且提出的问题也的确是问题。
不过很快有眼尖的人发现,在方船的这片博文发出来之前,世界公司就已经有了一条新的相关须知和公告。
等到共享电瓶车到位后,需要开通了TT实名的用户才能够扫码乘车,届时会通过身份证信息检测相关资格,同时还放出了电瓶车本身的照片。
“上车扫码时会有呼吸酒精检测,饮酒者是无法开启的。”
电瓶车成品的图片也就此爆出,看着都极为简洁而轻便的电瓶车,完全没有传统电瓶车那种笨重感,感觉女生都能轻易的拎动。
“666,提前堵住了某些人的嘴!”
“你们看到了公告吗,还说已经投保了相关保险。”
“电瓶车能够酒精检测和投保,这简直是服了。”
“车速不超过20km\/h,这也算是非机动车吧。”
“慢点也好,安全。”
“其实如果是电瓶车的话,二十公里的时速在市区绝对超过大部分的机动车。”
“对,堵死了。”
“这商业街、小区、办公地点前摆上一些,好像还真的蛮实用的。”
“是啊,我其实早就想买一辆了,就是不想充电。”
“仔细想想还真方便!”
“……”
随着世界公司一些图片放出,慢慢的很多接受能力强的年轻人已经脑补出了具体的情况。
这玩意儿就突出两个字。
方便!
自己的电瓶车还得考虑充电,还得考虑停车等等,可这玩意儿骑上就走。
打的要等,公交要等,这个不要。
仔细想想,好像特莫比私家车还方便啊!
“绝了!”
“不过看到是安布雷拉的电瓶车,还是有喜感。”
“是丧尸骑车吗?”
“哈哈,说不定有什么黑科技呢。”
“……”
也就是在这种讨论声中,在几个试点城市已经开始了第一批共享电瓶车的投放。
安布雷拉本身收购的电瓶车厂,就是专门生产‘精简’类型的,库存都有不少。
可正因为‘精简’续航弱爆了,虽然轻便,但压根不适应国内市场,所以淘汰破产被安布雷拉收购。
现在的话,只要简单的完成一些改装,立刻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