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冥中的感应,更是强盛。
就连每日能够凝聚镜影的次数,也增加了一次,由三次变成四次,推演武学的效率比以往高出数成。
所以,虽然暴雨天象每时每刻都在演变,徐行也能捕捉到那一缕若隐若现的节奏,将自身的气血运转与之共鸣,筋骨应和滚滚雷鸣,脏腑鼓动,震荡出声。
纵然徐行并未刻意用劲,只是一招一式、一板一眼的演武。
可他周身雨水,仍是被这种震荡一扫而空,在漫天风雨中,打出个白茫茫的“无雨地带”。
世人都知道,想要武叩仙门,须得躯壳与精神,都臻至无垢无漏之境。
肉身为阳之实极,要成“见神不坏”,精神为阴之虚极,能得“打破虚空”。
二者合一,才是完整的武道人仙。
要通过何种路径,将肉身修炼到见神不坏的境界,历代武人们都有自己的答案。
以武当为代表的道门拳法,将丹道与拳术结合,是要运水谷精微,化合营卫,达到汞髓银浆的地步,最后凝练生机为一点,逆反先天。
故而此道名为“玉液还丹”。
以少林为代表的佛门武功,则是要通过诸多秘传手段,刺激人体潜能,化腐朽为神奇,将肉身练出种种异相,成为不腐不坏的金身。
所以此道名为“实金刚相”。
精神上的修行则更为虚无缥缈,根本没有一条具有普适性的道路。
历代宗师只能将打破虚空之前的精神境界,简单分为三个阶段。
其一,也是最基础的,叫做借相。
拳法中的借相之法,便是用精神意念来催眠自己,激发人体潜能,从而打出更强的拳。
这种方法,也被称作神打。
但想要成就宗师,拳师就要诚于己身、诚于拳术,否则便不能人与拳印,凝练属于自己的拳势。
这便是第二个境界,也即是所谓的至诚之道。
所以,宗师的拳术境界,又叫做“至诚而神”,意为无需借相请神,对自己足够精诚,自然就会化作主宰己身的神明。
第三个境界,也是至诚之道的变化。
宗师的“人与拳印”,本质上是从自己的经历中去汲取感动,提炼出真实不虚的力量,来加强拳势。
想更进一步,则要拳与天印。
这种境界不是依靠苦练就成就,而是要从天地自然中攫取足够多的感悟。
如此,拳师才能把握住人身、天地间那一线若有若无的联系,将心意弥散出去,与周身天地联系。
这也被称为“返照虚空”。
所谓打破虚空,也即是要先将心意弥散开来,映照虚空,然后才能图谋“打破”二字。
徐行的“至诚如神”虽还未臻至顶峰,却已在这种机缘巧合中,触摸到了一线“返照虚空”之秘。
而且,尽管手边没有佛道两家的拳术秘籍,可徐行跻身宗师后,对“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