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宋氏舞弊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r />    更有甚者,更是高声诘问:“这天下到底是安氏的天下还是宋氏的天下?”

    除了学子,更有执拗的言官要求严惩。一笔写不出一个宋字,虽说此事是旁支之人参与,但为了不影响本家宋青然只能在朝堂上断尾求生,安平帝最后顶着压力狠狠查办了参与科举舞弊的宋氏旁支,安抚天下学子。

    经过此事,宋氏元气大伤,在民间的声望不复从前。

    后来为了杜绝买卖试题之事再次发生,就此开展了科举改革,将原本的只有礼部主持科举改为礼部主导,大理寺监察。

    经此一梦,梁染墨看见了科举改制的背景和原因,也隐隐看见了宋氏衰亡的开始。

    梁南鹤这趟出去少说得半年不见,于是梁染墨便跟梁南祝一路为梁南鹤送行。梁染墨和婢女初霁坐在马车上,两兄弟和梁南鹤的侍从杨冬则骑着马。

    行至十里亭,梁南鹤看天色忽变担心有雨,便让两人送到这儿就行了,趁着下雨之前赶紧回府。三人一番告别之后,梁南祝便领着妹妹往回走。

    这一路上果然落了雨。到五里亭时,梁染墨便提议先在五里亭里休息,等雨停了再走也不迟。

    “二哥,你明年下场吗?我听大哥说他打算游学回来之后明年便下场的,希望他这次游学大有收获。”梁染墨想起这次大哥梁南鹤出门就是为了游学,好在做策论时积累素材和见识,顺便问问二哥的计划。

    梁南祝摇摇头,“我明年不打算下场,虽然父亲说我明年下场或许榜上有名但可能名次不会很高,我便打算再等两年,等这些年学的知识更踏实些再下场。再说了,我既决定下场,那便是要争前头的名次的。”

    两人闲聊间,一行人身着蓑衣冒雨而来,看样子路过五里亭时本打算进来躲一躲雨,但看见亭中有女眷在,略作停留便又继续策马往京城去了。

    队伍前头的那个人身骑白马,梁染墨不曾见过,透过雨幕看向那人时只觉得身形挺拔,气质俊朗。后面跟着他的人疾行中皆不言语,一副训练有素的样子。

    那队人马路过时梁南祝也注意到了,他觉得打头的那个人有些眼熟,看着一行人远去,他终于想起来刚来路过的那人是谁,“这不是周璨吗?”

    “周璨?二哥,刚才路过的那些人你认识吗?”梁染墨听见梁南祝的话便开口问道。

    “看打头那人的身形应该是镇国公府的世子周璨。”

    “镇国公府的世子么,我倒是听别人说起过,只不过我从没有见过人。”

    梁染墨曾听见小姐妹们谈起过这位镇国公府的世子,说是十三岁起便从军去了,这些年跟着他父亲驻守北地很少回京。不过小姐妹们说得最多的不是他上阵杀敌的事迹,而是说他生得星眉剑目,身形挺拔如白杨,一股浩然气。

    “听说上个月他和他父亲大破契丹,收回了燕云六州,估计是回京受赏的吧。”

    梁南祝平时关注朝中的事,听说这次开春北地战事焦灼,没想到周璨带领前锋军绕到敌后来了一场突袭并将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最终经过一个半月的鏖战,将燕云六州收了回来。

    收战报后安平帝便下旨让他回来论功行赏,他的父亲周永絮则继续镇守北地,震慑契丹。

    “此时不是应该乘胜追击吗,怎么立马召他回朝封赏?”梁染墨平时书读得多,对兵书也有涉猎,此时镇北军连收六州正是士气高涨之时,却将将军召了回来,她对此感到不解。

    “谁知道呢,可能是陛下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春山愿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chunshanyuan/read/97/26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