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楚成王善待重耳 (2/2)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四 ↓

>如果楚军还不同意停战,那重耳只好服从命令陪大王练兵。”

重耳的意思就是,万一晋楚两国交战,那自己将退避三舍。

话,是含蓄的。意思,是严肃的。

因为重耳用的是练兵这个词。

两国带着部队练兵?

当然不是。也就是说,重耳虽然受到楚国的大恩,但为了国家,两国还是有可能交战的。

重耳的报答就是,万一交战,那我就让一让你。

这便是成语退避三舍的典故了。

古时的舍,是一个房舍的舍的概念,当时的官道往往会每十里设置一个庐,这个庐是可供歇脚休息用的。

每三十里设置一个舍,这个舍相当于三个庐,是当时一天的行程。也就是说,一天行程大约为三十里。

重耳的意思就是,如果晋楚不幸交战,那晋军将会连续后退三天,即三舍,九十里。

所以,重耳在楚成王不断要求报答的情况下,为了报答楚王恩情,作出了退避三舍的承诺。

但是,这种承诺真的可取吗?

战争,那不是你重耳个人的运动。那是事关国家、事关民族、事关人民的大事!

战争不是儿戏,将士们身处战场时,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失败。

失败,则可能会引发一连串的后果,那是要死人的,甚至是要亡国的!

现在,你重耳居然敢用退避三舍来做承诺,这是对全军将士、对全国人民、对国家社稷极不责任的行为!

所以,有人说,此时的重耳,已经是一个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出卖一切的人。

从国家利益角度讲,这一点,他还真不如晋惠公夷吾。

我们总说晋惠公失信于秦国,那是因为他实在舍不得割让河西五城给秦国。

因为,这是国家利益。当初自己虽然答应了,但那是个人行为,或者说是自己的一种政治伎俩。

国际交往,哪有真正的永远的朋友?

只有永恒的利益,只有尔虞我诈的斗争,只要自己的拳头够硬,怎么说,怎么做都是自己说了算。

所以,晋惠公宁可背上骂名,也不会真正出卖国家利益。

而我们的公子哥重耳呢?

他对楚国作出了退避三舍的承诺,结果在后来的战场上,还真退避三舍了。

可惜当时的楚军统帅成得臣骄敌而未抓住机会,反而是中了埋伏,楚军兵败。

本章完

春秋晋国风云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chunqiujinguofengyun/read/86/251.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