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恢复赶集 (1/2)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可惜陈凡不在他们旁边,也听不到他们的话。
  广播转播收音机的内容,就没他什么事了,而且对收音机里播的新闻,他也不怎么感兴趣,便在屋子里转呀转。
  实在闲得无聊,就凑到门口往外看。
  走廊上没人,再往下看,院子里也没人。
  陈凡眼珠微转,小心翼翼地走了出来,再往左右看了看。
  左边靠近走廊的门被锁上了,右边的房间则没有锁。
  他凑到窗户前往里瞅,里面竟然是一间图书室?
  又按照书本大小进行排列。
  陈凡转了两下脑袋,努力搜刮脑子里的词汇量,最后蹦出来两个字,“挺好。”
  也对,这里毕竟是生产大队,主要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不会弄一套工业书在这里。
  从第三排开始往下,就没有再分类,陈凡脑袋贴着玻璃,看到有《赤脚医生手册》、《民兵军事训练手册》、二十一册全套的工农兵出版读物《十万个为什么》?
  看着书上的那几个字,陈凡有点懵,《十万个为什么》是工农兵出版读物?
  是不是哪里有问题?
  这里没有,多半真就是还没出版。
  说着就往外走,等出了门口,又突然回过身来,“啊,对了,这工具箱你可以慢慢用,不着急,还有,明天早上6点准时开始晨练,别迟到了啊。”
  不过他毫不见怪,脸上带着兴奋的神色,对着陈凡说道,“你广播一下,下个星期天,腊月19,在挨着公社的甘家村生产大队5队有大集,有需要的社员可以去赶集。”
  除了这些工具,箱子里还有一些简单的电子元器件。
  张文良呵呵笑了笑,再抬头看看书柜,“我看你对这些书也挺有研究,要不再兼个资料员?”
  陈凡赶紧往外走,“在这儿呢。”
  嗯,跟用刑的烙铁有点像。
  张文良张着嘴走进来,看了看他,再看看书柜,“好像也差不多嘛。”
  张文良振振有词,“没人会用,就没用过。”
  当即喊道,“小陈?小陈?”
  实用性的归一类,工具书归一类,文学书籍归一类,其他书归一类。
  但是为什么又要买《美术常识》和《语法·逻辑·修辞》?
  陈凡看着这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书,实在是忍不住了。
  还有用于给烙铁加热的酒精灯,不过里面没有酒精。
  张文良点点头,“嗯,新的,自从发下来以后,就没用过。”
  至于传说中的三大神书里的另外一本《军地两用人才之友》没有看到,也不知道是不是还没有出版。
  第二排也是各种理论文献。
  李先生的书按照从早到晚的出版顺序重新排列,下面的先按作者再按时间,再往下就分类别。
  再继续看,《美术常识》旁边是《贮粮害虫图册》,接着又是一本《语法·逻辑·修辞》。
  最贵重的就是最底下一台笨重的万用表,高有二十多厘米,宽十几厘米,外壳是黑不溜秋的塑料,这东西应该算是高科技了。
  再往后看了一眼,院子里依然没人,陈凡便回过头轻轻一推,门开了?
  悄悄走进去,反手把门关上,陈凡仔细观察。
  陈凡坦然说道,“原来不知道是谁摆的,太乱了,除了李先生和其他理论书还算整齐,别的书都是乱放,美术的跟治虫害的放一起,旁边竟然还摆着几本小人书,我就给整理了一下。”
  只不过……
  陈凡赶紧接过箱子,打开一看,里面还有隔板,把箱子放在地上,隔板拿出来,竟然有三层,整整齐齐摆放着许多东西。
  陈凡这才恍然,点点头笑道,“确实啊。”
  里面的陈设很简单,只有两个架子,一个架子上放着的全是报纸。另一个是带门的书柜,嵌的还是玻璃,柜子里的书一目了然。
  这时门口传来一个声音,“你干嘛呢?”
  张文良,“哦,就一台报话机,除了几年前县里民兵团搞全县大比武用过一回,平时都在柜子里锁着。”
  张文良拍拍他的肩膀,站起来笑道,“这是给你加担子呢,还说什么工分,好好干,我看好你啊。”
  随后也不管陈凡什么反应,就火烧屁股似的跑了。
  “哦。”
  虎头钳、尖嘴钳、各种型号的平嘴螺丝刀、十字螺丝刀、灯泡电笔,还有几支火烙铁,就是不需要用电,在火上烤一烤就能用的那种烙铁。
  陈凡检查了一番,抬起头看着张文良,好奇地问道,“三虎哥,这些东西好像都是新的?”
  差不多?
  陈凡视线飘忽,小声问道,“该不会是你整理的吧?”
  张文良当即干咳一声,理直气壮地说道,“怎么会,我是管民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在1977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chuanzai1977/read/97/69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