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开山怪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的开山怪。
  他自己倒是对这个课题组长没什么兴趣,学术地位就摆在这里,不差这点锦上添花。
  而是希望陈凡能挑起这个头来,哪怕他现在的资历和能力都还不够,但有自己在一旁扶持,早晚能将这个课题开起来、做下去。
  可陈凡说的也有道理,如果只是为了培养弟子,而将这个学术课题拖延、甚至有可能被别人捷足先登,未免太过得不偿失。
  思考良久之后,徐祖瑞抬起头看着陈凡,轻声说道,“这样,回头我先跟学校商量一下,看看这件事要怎么处理。
  至于你自己,已经三个月了,连一篇作业都没有交。前面的就算了,我现在给你提出新的要求。就在你提出的这个课题范围之内,在本学期结束之前,写一篇正式的研究论文。”
  顿了一下,徐祖瑞指着弟子说道,“记住了,你的本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在你的论文里面,既要有国宝体现出来的历史厚重,又要有本专业的知识沉淀。如果达不到要求,小心毕不了业!”
  陈凡脸色微僵,要求这么高的吗?
  原版的《如果国宝会说话》里面,只有国宝展现出来的部分,没有国学的内容啊!
  什么?课题是自己提的?
  那就自作自受呗。
  陈凡抿了抿嘴,毅然点头,“好嘞。”
  众所周知,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几种古文体裁的典范,都是历史上相对比较强盛的时期发展起来的,这个就是文化兴盛的体现。
  再算上“经史子集”、历代名家著作,所谓“文以载道”,便构成了国学研究的主体。
  而文化是怎么来的呢?当然是从历史中来。于是历史、也成了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宝反映的是某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风貌,国学同样可以。
  以国宝印证国学、以国学反衬国宝,便能再现历史。
  许多国学宗师,总是同时精通历史,就是这个原因。
  现在陈凡只不过是将泛泛而论的历史,具体到某一件国宝之上。
  这个不能说是开宗立派,却也是在国学研究的殿堂里,另外开了一扇窗,给广大学者指明了一条新的思路。
  即便如此,也能在国学史上留墨。
  回头再拍成电视纪录片,每位专家讲解时,都要说一句这个研究方法是陈凡提出来的,说不定也能像陈寅恪、钱穆、南怀瑾那样出圈,名传天下。
  也难怪徐祖瑞会如此重视。除了课题提出人这个身份,更希望他能拿出第一篇研究论文,这个“创始人”,才能名正言顺。
  陈凡自然也明白了老师的心思,不管难度有多高,便一口答应下来。
  至于说难度?
  陈凡表示,国学不是问题,历史难度也不大。
  重点是,自打从卢四爷那里学到古董知识、开启了鉴宝技能之后,他就没怎么升过级,如今还是可怜的LV1。
  看来这一个短板,也需要补上了啊。
  不用他开口,徐祖瑞便亲笔写了一封推荐信,递给他说道,“你拿着这个,去省城博物馆找他们的张馆长,关于文物的知识,可以向他请教。”
  陈凡双手接过信,点了点头,“好嘞。”
  随后便被老师赶走。
  徐祖瑞则打了个电话,随后收起陈凡写的稿纸,急匆匆地离开。
  ……
  陈凡走出教学楼,看了看时间,下午三点多,正是不上不下的时候。
  吃晚饭还太早,吃午饭?
  谁这个时候还没吃午饭?
  他晃了晃脑袋,将老师写的信收好,开着车去了隔壁不远处的管理系。
  在江大校园里,见过陈凡的人不少,何况哪怕不是认识人,也听过他有一辆改装过的嘎斯69汽车。
  作为省作协的副处级主任,倒是从来没人质疑过他的汽车来历。
  所以刚到这里,就有校工笑脸相迎,“今天是哪阵风,把陈主任给吹到我们这里来了。”
  如果是在中文系,那肯定称呼陈同学更合适,但是在管理系,就不好叫同学,称呼职务才能更显得尊重。
  陈凡也很客气,敬了一支烟,笑道,“我想找一下行政管理专业大专班的林丽雯,或者公共管理专业的夏玉萍。随便哪个都可以。”
  校工同志很热情,“没问题,我去帮你叫。”
  说完转身就走进教学楼。
  陈凡便在外面等着。
  现在的江大,并没有高楼大厦,大部分的教学楼都只有三四层的高度,一栋楼容纳一个系的人,都很正常。
  其实哪怕到了几十年后,江大的楼房在全国名校里面,也是最少、最低的,更多的还是依托山势建起来的建筑,最高也不超过9层。
  此时陈凡站在场坪边上,往外望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在1977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chuanzai1977/read/97/69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