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要有限制(求追读) (1/2)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陈凡是个心大的。
  刚才还在后怕不已,等进了中院的餐厅,闻到饭菜香,转眼就抛到脑后。
  反正杨队长不是说了么,现在不兴扣帽子了,那自己再小心一点,总归出不了事,还是先填饱肚子更实在些。
  落座的时候又是一番谦让,最后杨书记坐主位,陈凡和黄技术员坐他两边,其他人则按老规矩就坐。
  等上菜的时候,陈凡才发现今天的菜式不一般。
  不一般的自然不是那锅红烧甲鱼和清炖甲鱼,而是泥鳅和鳝鱼。
  红烧泥鳅、蒜苗辣椒炒泥鳅,这两盘不稀奇,稀奇的是竟然还有一盘油炸沙泥鳅。
  看到那盘沙泥鳅,陈凡口水就出来了。
  他还是小时候在农村,外公拿着个竹笼到沟里套鳝鱼,抓到过几条沙泥鳅,这玩意儿用油炸过之后,酥脆酥脆的,趁热吃可比泥鳅好吃多了。
  那时候他才知道还有沙泥鳅这种东西。
  沙泥鳅学名叫做中华棘鳅,身体细长嘴巴特别尖,背上还有坚硬的倒刺,跟鲨鱼差不多,以至于陈凡一直以为叫鲨泥鳅,后来才知道这是刺鳅的一种,因为喜欢钻进泥沙里面,所以叫沙泥鳅。
  而且这种沙泥鳅特别凶猛,尤其喜欢吃大肉,很难抓到。
  但是用油一炸,那滋味儿……
  等等,先忍住,还没到动筷子的时候!
  除了泥鳅,鳝鱼也炒了三盘。
  一盘炒鳝段,就是将大鳝鱼剁成一节节的小段,如果是小鳝鱼,则是连而不断,再用蒜苗辣椒爆炒。
  一盘炒盘鳝,盘鳝必须要用筷子长的小鳝鱼,炒过之后,鳝鱼盘成蚊香的形状,夹的时候夹一条,吃也是整条吃,味道最鲜嫩,很适合下酒,就是没啥肉。
  所以陈凡还是最喜欢第三盘,溜鳝片。
  将一斤以上的大鳝鱼抓起来,嘭地一下砸在石头上,将它干掉。
  然后趁它还没有完全断气,用钢针将其脑袋钉在木板上,咽喉处划一道口,却不划断,然后剖开肚子拉出肠子,再用小刀顺着大刺往下那么一拉,整条鳝鱼肉就出来了。
  将鳝鱼肉洗净切片,猛火溜炒。
  正所谓吃鳝鱼不吐鳝鱼刺,便是如此!
  最后两份菜,一个是前两天陈凡才在这里做过的回锅肉,今天就被他们复制出来了,应该是因为今天黄技术员要过来安装设备,特意去公社食品站买的五花肉。
  最后一个是一盆鸡蛋豆腐青菜汤。
  九菜一汤,今天这顿饭绝对算得上高规格。
  举筷子的时候,在陈凡的刻意配合下,请黄技术员动了第一筷子,让他感受到人间自有真情在。
  随后陈凡拿出做售前销售时不要脸的赖皮劲,同杨书记他们一起奉承,两杯酒还没下肚,黄技术员便开始跟他称兄道弟,刚才那点不算矛盾的小疙瘩,转眼就烟消云散。
  所以陈凡就喜欢跟这种年轻人打交道,好哄!
  酒足饭饱之后,完成任务的陈凡便拄着打狗棒回家。
  户口问题今天先不忙着提,这就跟做销售是一个道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先把这几位大佬的灶烧热,等时机成熟,自然水到渠成。
  ……
  另一边,目送黄技术员和陈凡离开,大队部的四巨头相视一眼,便齐齐拐到门口的接待室,拿烟杆的拿烟杆,抽卷烟的也开始卷烟。
  刚才吃饭时抽的牡丹,那可是贵重物品,没有贵客都不会拿出手。一般客人来了,也只拿2毛6的黄金叶。
  这年头没有商标和品牌意识,卷烟厂的人到处转,看到哪种烟好卖就拿回来自己生产,以至于黄金叶、经济、大生产、太行山等品牌的香烟全国各地的卷烟厂都有,关键是价格还挺统一。
  可惜只是价格统一,质量就有点一言难尽。
  等他们点上烟,张文良和杨兴秀也走了进来,拉了把椅子在靠近门口的地方坐着。
  杨书记最先开口,“刚才你们都看见了,陈凡这小家伙可不得了,邮电所技术员都拿广播机没办法,他一下子拆开就解决了。另一个,公社要求农村广播站也要正规化,最好找懂普通话的人做广播员,目前看来,全大队就他一个会。”
  说着吐出一口烟雾,“都说说吧,你们什么个想法?”
  张文良左看看、右瞧瞧,嘴巴蠕动了几下,终究没吭声。
  叶树宝抽了口烟,低着头说道,“要是他是我们大队的人,那真是捡了宝哦。”
  张长江瞟了他一眼,“屁话,这还用你说。”
  肖烈文咂咂嘴,眉头紧皱地说道,“现在的问题就是一个,他来历不明啊!”
  叶树宝哈出一口气,看着他笑道,“我也就是这个意思,哪怕他是别的地方逃难过来的,咱们发个协查电报,请对面核查一下,确定有这么个人,而且没犯过大错,咱们立刻给他落户口,招他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在1977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chuanzai1977/read/97/69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