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思想教育课 (3/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吗?
  好威风,骂得爹都不敢吭声,以后也想当大队书记!
  杨书记站在升旗台上,居高临下,一眼就看见陈凡和杨传福两人进了校门,当即脸色阴转晴,咧着嘴招手,“陈老师、来来来,纪律都强调好了,可以直接讲。”
  陈凡脸上挂着僵硬的微笑,一路挥着手往里走,千人齐行注目礼,……然后就听见杨书记一声怒吼,“都是傻的?不会鼓掌?”
  啪啪啪啪啪啪啪……
  陈凡本就僵硬的脸色更加尴尬,这可是千人大演讲啊,好激动……,哦,之前给文学函授班的学生讲过?
  那没事了。
  今天他没有穿前几天的工作套装:土布褂子、裤衩、大草鞋。而是换上了在外面平时穿的衬衫、西裤和皮鞋,
  看上去确实是人模人样,很有为人师者的范儿。
  大踏步走上升旗台,杨书记也不跟他寒暄,指了指摆好的课桌、还有桌子上牵好的广播,“你用这个讲,让队里人都听听。”
  陈凡眼角微抽,你把这东西都搬了出来,又何必到学校来讲呢?
  坐在广播站里,不也一样能讲?
  虽然与计划有点跑偏,不过陈凡也是见过大世面的,和杨书记寒暄几句之后,便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轻轻将开关拨了上去。
  这个开关是一个细长的圆柱形东西,往上拨是开、往下拨是关,很好用。
  打开之后,全大队的喇叭都吱呀响了一声,立刻引起全队人的注意。
  几乎所有小队长都在警告自己小队里的人,随着喇叭声响起,他们都自觉停下,找了个只有一个或两个人的板凳坐下,安静地等着听讲。
  大队部里,杨梅、黄鹂和刘璐凑在一起,三人各自捧着脸撑在桌子上,等听见大喇叭的声音,立刻坐直身体。
  整个卢家湾大队,各家各户都有人拖着椅子出来,坐在门口的场坪上,看向大喇叭的方向。
  陈凡拍拍话筒,发出两声沉闷的声音,检查过没问题之后,他便对着话筒说话。
  “大家好,你们都认得我啊,就不搞什么介绍了。刚才杨书记说,要让我给大家上一堂思想教育课,坦白说啊,这个确实是我提出来的,但是呢,我只是想跟学校的学生讲一讲,根本没想到搞得这么隆重,让我心里有点小慌。”
  听到这话,现场非常严肃的气氛顿时为之一松,不少人还发出呵呵的轻笑声。
  在农村讲话,最怕的就是咬文嚼字、出口成章,这年头农村老百姓刚脱盲不久,很多人都只是勉强认识几个字,要是引经据典,成语、词语连篇,那脑子转都转不过来,还能听个什么东西?
  所以陈凡不仅要用最朴实的语言来说,讲的内容,也不能是什么大道理,必须是他们都能听得懂、最好还是感兴趣的东西。
  这时候就体现出他肚子里的墨水、是真的多。
  他手里夹着一支烟,桌角放着他的旅行茶杯,身后是高高飘扬的红旗。
  姿势也不怎么端正,翘着个二郎腿,不时抽口烟,跟下面的社员同志没什么两样。
  今天天气也不错,风和日丽、秋风送爽,陈凡对着话筒滔滔不绝,“说是上思想教育课,其实就是讲故事,很多大道理啊,就藏在这些小故事里面。”
  听到他说要讲故事,别说操场上的当家人,就连各家各户为了捧场、才坐到门口的老人家们,也都迅速精神抖擞。
  还有人在大喊,“狗娃子,跟爷爷把茶壶抱出来。”
  随后赶紧抽出烟杆,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陈凡见大家都看向自己,这课前调动情绪算是到了位,便继续说道,“讲什么故事呢?今天我就讲一讲,李先生是怎么带着我们的子弟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又是如何在夹缝中求生,最后取得胜利的这么一个经过。”
  他看了看旁边有些不解的杨书记、肖队长几人,回过头呵呵笑道,“不管是搞革命,还是搞事业,这里面的道理都是相通滴。从这些故事里面,我们就能发现,李先生的大智慧、大道理,不仅能指导革命成功,也能指导我们卢家湾搞建设、搞发展。”
  接下来,陈凡化身为说书先生,就差手里拿个惊堂木,开始讲起当年先辈们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在夹缝中求生、壮大的故事。
  尽管已经简而化之,但这一讲,依然就是一个上午。
  “那时候苦啊,三座大山压在头上,蓝军又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还处处跟我们使绊子。
  大家想啊,你在地里割稻谷,旁边有个人不仅不割,还左踢你一下,右给你一拳,你要怎么办呢?当时先辈的做法就是,去他的,老子不合作啦,再拉一支队伍、咱们自己干。
  这就是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诶,就是有了这个精神,后来我们的队伍才能在陕北扎根。
  有了队伍,也发展得蛮好,然后就该取得战果啊,要不然拉队伍有什么用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在1977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chuanzai1977/read/97/69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