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能赚好多钱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这个章程也要经过他们的审核之后,才会确定执行。
  所以最快的话,估计也要等到5月底或6月份,才能评出第一批获奖作品名单。”
  他抬起头干咳一声,淡然地抽了口烟,“小陈呐,你脑子灵活,这个评选章程,有什么想法没有哇?”
  陈凡眉头微皱,想了一下,正准备开口,便听见许启珍说道,“小凡你别听他的,说可以,得拿点好处来!”
  听到这话,陈凡抬起头看向她,轻轻眨了眨眼,随后迅速转头看向何青生。
  只见何青生看着许启珍满脸无语,“不带你这样的啊。我是主席、你是秘书长,咱们得精诚合作,你看看你,像什么样子嘛。”
  陈凡呵呵直笑,“何叔,你也是评委?”
  何青生老脸微微红了一下,“感谢各位同志厚爱,非得选我一个,其实这个评选委员会还是有不少人的,总共有6个人呢。”
  陈凡故作惊讶地睁大眼睛,“嚯,六分之一啊,厉害厉害!”
  说着还鼓起了掌。
  何青生故作羞赧地摆摆手,“没有没有,都是……”
  “都是因为老领导没参与。”
  许启珍哈哈笑道,“茅盾先生、巴金先生、还有张光年先生,都没有参与进来,只有陈荒煤挑了个头,当评选委员会主席,剩下的5个都是从各省分会主席里挑选的。”
  何青生黑着脸,“你不跟我作对难受是吧。”
  随即转头看着陈凡,“你看看你,马上就有这么大一笔收入,一点小便宜有什么意思,对吧。说说说说。”
  陈凡眨眨眼,看了一眼旁边呵呵直笑的许启珍,转过脸来说道,“那这样,二选一。你不是说我有一大笔收入吗,不过我这只是一次性的,说不定以后就没有了。
  我给你出个点子,合理合法合规,还特别受广大读者欢迎,最重要的是,能够持续不断为单位增加收入,一年能赚几十万的那种,你看要哪个。”
  何青生呆呆地看着他,过了两三秒,突然转头看着许启珍,“我有没有听错?”
  许启珍这时候也不笑了,满脸狐疑地看着陈凡,“一年赚几十万?还源源不断?还合理合法合规?”
  何青生迅速回过头,眼里满是希冀,“你没说错?真有这种办法?”
  顿了一下,他又眉头微皱,“你该不会是想另外开一本新杂志吧?这样倒也是个办法,只不过,我跟你说,一本杂志可没那么好办……”
  陈凡点燃一支烟,轻轻摇头,笑道,“不是办杂志,也没多少投入,就是需要一批有经验的老作家。”
  “一批有经验的老作家?”
  何青生眉头又皱紧了几分,“要多少?”
  陈凡想了想,“大概十几个吧,不过也可以由《江南文艺》杂志社的编辑们兼职,或者说,编辑还更合适些。”
  何青生一听,眉头顿时松开,什么一批?他还以为要很多人呢,原来才十几个而已。
  别说省城的作家,单单杂志社的编辑就有这么多,小事儿!
  当即豪气顿生,“说来听听。”
  陈凡揶揄地看着他,“就选这个?”
  何青生撸起袖子,点了点他,“就选这个。”
  “好。”
  陈凡干咳一声,说道,“其实很简单,作协以前不是经常举办文学创作学习会吗,你找人把以前的一些资料翻出来,剔除一些不必要的东西,挑选出真正的干货,哦,干货就是有用的意思。
  然后改编成写作教材,做成可以函授教学的那种,课程名称就可以叫做‘文学创作函授班’。”
  “文学创作函授?”
  何青生满脸古怪地看着他,“这样就能一年赚几十万?”
  怎么没见其他哪个函授学校一年赚几十万?
  陈凡笑了笑,“具体能赚多少,要看您这边准备安排多少人来干这个活儿。如果只有几个人,肯定只能赚得少,但是应该也能有个几万块。
  要是安排的人多,十几万、几十万,绝对没问题!”
  他这个主意可不是空穴来风。
  80年代初,温州的《文学青年》杂志社,搞了一个文学函授创作中心。
  这东西如果只在本地区办,是招收不了多少人的,能凑几百个就顶天了。
  虽然当时心怀文学梦的很多,可绝大部分都是叶公好龙,或者说在当时的人看来,文学创作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许多人因为自卑、或者畏惧身边人的眼光,总不敢去追梦。
  所以为了招生,当时这个函授中心就想了一个办法,在《文汇报》上面打一个招生广告。
  文汇报那可是全国发行的大报,每日发行量都有好几百万,而且受众又正好将那些文学青年囊括在内。
  结果怎么着?
  爆了!
  广告打出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在1977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chuanzai1977/read/97/69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