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不给面子 (1/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张文良他们来县城不是空手来的,既然是卖货,怎么能不带样品呢。
  他和张觉民两人各挑着一副箩筐,里面便是提前准备的“样品”。
  其实就是鸡鸭鹅,另外还挑了点刚刚打的新米,打算“送点礼”。
  就这些东西,搁十几年后,只怕根本送不出去。
  那时候的干部哪个经不起这种考验?!
  可是现在,一包糖都是好东西,更何况香喷喷的鸡鸭鹅呢。
  当然,咱不干违法乱纪的事。
  不过作为样品送给单位去“品鉴”,那就是两说了,正大光明,任谁都挑不出毛病来。
  而现在等待被品鉴的样品们,正窝在箩筐里,一只只的伸着脑袋看某个人作秀。
  陈凡头上戴着草帽,将袖子卷得老高,一手叉腰,一手搭在扁担上,满脸坚毅地望着远方。
  在他的身后,是一片金黄色的稻田和青翠的远山……的幕布。
  咔嚓。
  随着一阵闪光,照相师傅兴奋地大手一挥,“好,非常好!”
  然后直起腰对着陈凡说道,“小同志,换个背景,再来一张吧。”
  陈凡脸色有些为难,“可是,我已经拍了3张照片,小3块钱了呢,没钱了啊。”
  照相师傅顿时愣住,脸上满是遗憾,怎么就没钱了呢?
  刚才楼下的接待员小林带人上来拍照,一连串整整5个人,还有两个人挑着担子。本来他以为就是一次普通的“乡下人进城”照相体验,便随便找了几张幕布,想着随便打发掉算了。
  前面四个顾客也确实很普通,两个选了天安门,一个选了大海,还有一个看上去像村干部的圆脸胖子(安全)眼光最好,选了一张很少人选的上海外滩背景。
  当时陈凡就在旁边嘀咕,一个上海人跑到这里来,然后选了一张上海的背景拍照,只怕脑子多少有点毛病。
  然后轮到他的时候,他果断询问照相师傅,“有没有农村丰收景象的背景幕布呢?”
  刚照完相的安全立刻吐槽,“你从农村跑来县城,找农村的背景拍照,只怕脑子多少有点毛病。”
  陈凡当即振振有词地反驳,“在农村你倒是给我找台照相机来拍啊!”
  安全瞬间败退。
  然后照相师傅满怀吐槽地东翻西找,终于给陈凡找出几张农村图像的幕布。
  这还是为了学大寨,照相馆的领导特意买来的农村景象幕布,否则的话,这里到处都是农村,疯了才会去买农村的背景布。
  果不其然,自从买回来之后就一直压在箱子底下吃灰,根本就没人愿意拍这种照片,今天总算是重见天日。
  先拍登记照,再拍“风景”照。
  等幕布挂好,陈凡站在幕布前,将袖子裤腿都高高卷起,摆出一副干农活的姿态,引来叶树宝4人的极度嫌弃。
  不会干农活你就装样子是吧?
  不过别说,装得还挺像模像样,就连照相师也两眼放光,对着他咔嚓连照了三张,还大声喊好。
  学大寨啊学大寨,拍了那么多照片,终于碰上一个像模像样学大寨的人了,拍得这么好看,今年的学大寨先进份子总没跑了吧!
  老师傅很开心,可是陈凡自己却不满意。
  他看看自己白得发亮的手臂和小腿,果断将草帽戴上,又把张文良放在角落里的担子挑起来。
  这回不用陈凡吩咐,照相师便指挥两个徒弟换了一张背景图,又是连着咔嚓3张。
  完美,超越极限!
  他给别人照相,最多只用2张胶卷,正常情况下都是一次过,也就是只用一张。可是给陈凡照相,却是连拍3张。
  3张又3张,然后再3张,一眨眼就出去了9张底片,比旁边4个人加起来还多,看得他们眼睛都是红的。
  就这样,照相师感觉还没过瘾。
  这时候听见陈凡说没钱了,他沉吟两秒,果断大手一挥,“徒儿,把为师珍藏的胶卷拿出来。”
  今天我要一次拍个够!
  旁边两个小徒弟顿时目瞪口呆,师父,你是要倒贴吗?!
  ……
  拍完照片,陈凡一马当先从照相馆出来,嘴里还在感叹,“拍一版1寸登记照,花了3毛8分钱,又拍了3张照片,一下子花出去3块2毛3,真奢侈。”
  旁边安全阴沉着脸,“哼,不想跟你讲话。”
  想到自己只拍了一张,陈凡却咔嚓咔嚓连着拍了几十张,而且还不花钱,心里就不舒服。
  简直就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叶树宝背着双手走出来,左右看了看,“要我说就不该来照相,花9毛5分钱照张相,屁用没有,还尽耽误时候。”
  然后看向张文良,“都怪你,怎么就不记得去人家单位的路呢,要不然直接就走了,怎么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在1977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chuanzai1977/read/97/69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