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猛虎扎根 群策群力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后就是家常便饭!”

    “所以,咱们的部署,绝不能建立在‘相安无事’的幻想上,必须立足于打!天天准备打,时时可能打!”李云龙斩钉截铁地说道,目光炯炯有神,“依我在鄂豫皖跟国民党军阀打交道的经验,对付这种情况,咱就得用‘主动防御’的法子:

    第一,前沿控制,决不能丢。各营连必须前出占领关键地形,构筑坚固的支撑点。但光蹲在工事里不行,太被动。我的意见是,以连排为单位,组织精干的战斗小组,天天派出去!不是武装游行,是实打实的武装侦察和巡逻控制。要把我们的实际控制线尽可能向前推,把缓冲区变成我们的警戒区。遇到敌人的小股部队,不要犹豫,能吃掉就坚决吃掉,吃不掉也要把他撵回去!要让他们每一次试探都付出代价,让他们知道,咱独立团的防线不是纸糊的,靠近就要挨揍!”

    第二,情报和反应要快。前沿每个山头、每个路口,都要安排观察哨,结合侦察连的活动,形成一张预警网。一旦发现敌情,能迅速判断其规模和意图,小股的,就近部队果断处置;稍大股的,预备队要能快速顶上去。咱们得让马鸿宾的人感觉,就像撞上了一张带刺的网,处处挨扎。”

    第三,拳头要硬,出手要狠。在确保要点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搞点‘小动作’。”李云龙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挑选精锐分队,偶尔夜间前出,摸到敌人据点附近打冷枪、埋地雷,或者伏击他们的运输队、通讯兵。目的就是不停消耗他、疲惫他、让他日夜不宁,根本不敢有集结兵力大举进犯的念头!这叫‘以攻代守’,把战斗控制在咱们预设的小规模、低强度范围内,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实现战略上的威慑。”

    他顿了顿,回到根据地建设:“当然,军事上的高压态势,是咱们能安心搞建设的前提。打土豪、分田地、建政权,这些工作要立刻跟上,但进行的时候,外围的军事警戒必须提到最高等级!要让老百姓觉得,跟着红军走,不仅能有田种,还能有安全感!咱们四营方向,我打算就这么干,一边用冷枪冷炮招呼马鸿宾,一边发动群众巩固后方。”

    李云龙的发言没有太多花哨的口号,但条理清晰,句句透着从实战中摸爬滚打出的老练和可行性,立刻赢得了在场许多老红军出身的干部的认同,纷纷点头。

    王林和王光道对视一眼,眼中都露出赞赏之色。王林心想,老李这家伙,经过这么多磨练,确实越来越有独当一面的大将之风了,不再是那个只知道猛打猛冲的愣头青了。

    “好!老李说得好!都是实实在在的经验之谈!”王林肯定道,“鄂豫皖的成功经验,对我们在这里开展工作非常有借鉴意义!大家都听到了,要像李副团长这样,多结合实际,多想具体办法!”

    一营长陈阿海相对沉稳,补充道:“我同意李副团长的意见。军事上,我们必须前出部署,控制关键隘口和制高点,形成梯次防御。但不能光我们自己守,要像主席说的,发动群众。我建议,各连都要抽调思想过硬、有耐心的老兵和文干,组成群众工作队,由政工干部带队,分片包干,深入每一个村庄院落去发动群众。我们可以先从为我们抬过担架、送过粮的老乡开始联系。”

    二营长黄木生心思细腻,说道:“发动群众光靠嘴说可能不够。咱们很多战士是南方人,对陕北的风俗、方言都不太懂。我建议,团里能不能办个短训班,请地方党的同志或者熟悉本地情况的战士,给大家讲讲这里的风俗习惯,教几句常用的方言?避免好心办坏事。而且,帮助群众恢复生产很重要,眼看要入冬了,帮老乡修修窑洞、准备过冬的柴火,比光喊口号可能更实在。”

    三营长周志明负责机动,思考着说:“咱们营作为机动力量,除了支援,是不是也可以承担巡弋和联络任务?保证各营分散出去后,信息畅通,能及时相互支援。另外,建设根据地,交通也很重要,可以适当修整一下主要通道。”

    侦察连长张红土立刻请命:“团长,我们侦察连可以化整为零,不仅侦察敌情,也侦察民情!摸清哪个村子最苦,哪个地主最坏,哪个保长和军阀勾结最深,给工作队提供准确情报!”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chuanyuexiangjiangshihongjundanshishadubuhuia/read/97/156.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