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加入糖浆时,她的视线明显多停留了一瞬。
“糖浆加入的时机选择在乳化过程的关键节点,黏稠度与温度匹配良好,未见油脂分离或结块现象。这个变量引入得很稳定。” 她的评价依旧客观,但指出了操作的精准。
村雨令音微微前倾身体,双肘撑在桌子上,双手交叉托住下巴,似乎在更仔细地分辨空气中的味道,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音量低语:
“…柑橘类萜烯化合物正在挥发,与巧克力中的吡嗪类香气分子产生协同效应,提升了风味的层次感和清新度…蜂蜜中的果糖和葡萄糖比例也影响了甜味的感知曲线,比单纯蔗糖更圆润…理论上的风味优化得到了实践验证…”
---
就在士道的慕斯送入冰箱定型的同时,舞台另一侧,截然不同的氛围正在上演。
与士道那边流淌着的温暖氛围截然不同,凤凰院千夏的料理区域仿佛是一个高效运转的精密实验室。
她的每一个动作都如同经过最严苛编程的机械臂,精准、高效,不带一丝冗余。
她处理马斯卡彭奶酪时,先用温度计确认其已恢复至最佳操作温度,然后用硅胶刮刀以恒定且轻柔的力度将其搅打至顺滑,全程避免过度搅拌,防止油脂析出。
分离蛋清与蛋黄时,她使用分蛋器,动作干净利落,蛋清中不见一丝蛋黄痕迹,蛋黄也完好无损。
当她打发蛋白霜时,手持电动打蛋器的角度和移动轨迹都似乎经过计算,确保空气均匀混入,最终形成的蛋白霜光泽细腻,提起时能形成稳定挺拔的尖角。
她将浓缩咖啡液与马萨拉酒按精确比例混合,再次使用温度计测量,确保液体处于教科书般推荐的、最能激发风味且不影响饼干结构的温度。
每一片手指饼干被她用镊子夹起,在咖啡酒糖液中浸泡的时间,仿佛是用秒表严格掐算,不多不少,确保吸收的液体分量绝对均等。
组装环节更是将这种精准推向极致。她使用裱花袋注入马斯卡彭奶酪糊,每一层的厚度几乎用肉眼无法分辨差异。
用抹刀抹平表面时,手臂的移动平稳得如同机械导轨。
最后筛可可粉时,她手持细筛,手腕以恒定的频率和幅度轻轻晃动,棕色的粉末如同冬日初雪般,均匀、轻盈地覆盖在表面,形成完美无瑕的绒面。
甚至在将成品放入冷藏柜前,她注意到玻璃杯壁上因温差凝结了一缕极细微的水汽。
她立刻用一条全新的、柔软的厨房纸巾,仔细地、轻柔地沿着杯壁擦拭,直到整个玻璃杯恢复至晶莹剔透、光洁无瑕的状态。
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将她对“完美”的执着体现得淋漓尽致。
学生们屏息凝神地看着,不时发出压低的惊呼和议论:
“天啊,你们看到没有?她连用镊子夹饼干的角度都一样!这控制力太可怕了!”
“感觉就像在看一个顶级机器人工作,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毫米和秒,太震撼了!”
“确实厉害得没话说,成品看起来就像杂志上的图片…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看着她做菜,总觉得…有点冷?少了点五河同学那边那种…嗯…人情味和温度?”
这种微妙的感觉在部分观众心中滋生,尽管他们依然为这极致的技艺感到惊叹。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