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老方,赶紧测量一下数据!”
“神器啊神器,就这么一会儿时间就造出了如此精密的零部件!”
“是啊,原来我们是要让师傅用手搓,十天半个月搓不出一个来,稍微一点失误就全件报废,这下好了,能批量生产了。”
“就是不知道精密度怎么样?”
领导也焦急地靠了桌子,不过他靠不到最里面,一群教授正在忙着测量和研究,没人搭理大领导。
最终,方嘉年教授惊叫一声:
“完整符合零部件图纸设计要求,太好了,这简直就是工业上的奇迹啊。”
领导这才开口,声音有些颤抖:
“方教授,怎么样?”
方嘉元教授这时候美滋滋将另一个零部件拿了过来,两个同时放在桌子上,这才哈哈笑道:
“领导,你看这两个零部件,是我们用在东风一号导弹上的,这个零件是完全依靠我们的九级钳工大师傅用手工方式制作出来的,足足用了半年时间,期间失败了好几次。
因为手工操作是一定会生产误差的,而这个零部件的误差是不能超过10微米的。这个误差已经是人类的极限了,一般的工人根本就做不了。
可是九级钳工呀,多么宝贵的人才资源啊,现在全国才几个?我们总不能将所有九级钳工全部拉到我们这里,那国民生产要不要继续了?
现在好了,有了这台机器,完全可以抵得上100个,噢不,1000个九级钳工。有了这台五轴机床,我们马上就可以上马东风二号,还能上马卫星。”
现场的一众绿军装们一听,一个个都兴奋起来。
发射卫星用的火箭,其实把卫星换成炸弹不就是洲际导弹嘛,可以打到地球另一边一个美丽的国家。
国防国防,除了军人外,最重要的就是武器,比如这个时代的大杀器导弹。
之前虽然我们已经能自主发明导弹,并且试射成功,但是不能大批量制作,实在是因为各种精密零部件不能大规模生产。
就靠着一些九级、八级钳工用手工慢慢打磨,这一年能打磨出个零部件来?
对于导弹、火箭、飞机等等,都是由各种精密零部件组成的,稍微有一个零部件达不到要求或者出错,就可能导致严重问题。
比如多少飞机失事,就是因为某个零部件老化忘了更换导致。
再比如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发射升空73秒后发生爆炸,导致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事故的根源在于固体火箭助推器上的密封O型橡胶环出了问题。
这种O型环在低温环境下会硬化,无法达到密封要求,导致高温气体泄漏,最终引发爆炸,酿成惨剧。
这时候还有一个首长笑道:
“我们国家导弹技术有了、设计图纸有了,就是缺乏制造导弹的零部件,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现在好了,有了这台机床,那些精密零部件就跟下饺子一样一个个往下掉。
有了零部件,咱们组装一下,那导弹不也跟饺子一样,一个个批量生产出来啊。只要我们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导弹,最多的数量,看米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