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王二,前阵子欠了‘聚赌坊’五十两银子,赌坊的人说要卖他女儿抵债。可三日前,突然有人替他还了债,还送了他一百两银子,让他赶紧离开京城。”
“替他还债的人是谁?”潘金莲抬起头,眼神锐利。
“不知道。”小莲摇了摇头,“聚赌坊的掌柜说,是个蒙面人,穿着黑色的衣服,说话声音压得很低,听不出男女。王二拿了钱就带着女儿走了,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咱们的人查了城门口的登记,也没找到他的名字,像是凭空消失了一样。”
潘金莲皱起了眉,手指敲着桌子,发出“笃笃”的声响:“不对劲。王二就是个庄稼人,没什么亲戚朋友,谁会平白无故替他还五十两银子?还让他离开京城?这分明是有人故意把他藏起来了,或者……”
她没说下去,但小莲也明白她的意思——或者,王二已经被人灭口了。
“姑娘,要不要再派人去查?”小莲问道。
“查,怎么不查。”潘金莲端起桌上的茶,喝了一口,茶已经凉了,“让咱们在城外的人也动起来,重点查那些偏僻的村镇,王二带着个女儿,肯定走不远。另外,再去查查聚赌坊的后台,看看跟府里有没有关系。”
小莲应声要走,又被潘金莲叫住:“等等,还有件事。你去给揽月轩送个信,跟沈姨娘说,王二的事有蹊跷,让她再等等,别着急。另外,跟她说,咱们的人查到,庄子起火前,有官面上的人去见过庄头,让他‘安分些’,具体是谁还没查到。”
小莲愣了一下:“官面上的人?难道这事还牵扯到官府了?”
“不好说。”潘金莲摇了摇头,“这潭水比咱们想的要深。让沈姨娘小心点,别跟邢夫人硬碰硬,也别太依赖王熙凤,谁知道王熙凤心里打的什么算盘。”
小莲点了点头,赶紧去了。
沈月娥收到消息时,正在吃晚饭。桌上摆着三菜一汤,清炒时蔬、清蒸鲈鱼、红枣炖鸡汤,还有一碗小米粥,都是太医说适合孕妇吃的。她看着纸条上的字,手指慢慢攥紧,纸条的边缘被她捏得发皱。
“官面上的人……”她低声呢喃,心里忽然想起一件事——上个月林老爷跟知府大人一起吃过饭,回来时还说知府最近在查“私盐”的事,难道庄子的火跟私盐有关?
就在这时,翠儿悄悄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用油纸包裹的小纸条,比巴掌还小,薄得像一片叶子。她走到沈月娥身边,压低声音:“姨娘,这是沈青少爷让人送来的,说是用暗语写的。”
沈月娥赶紧接过,小心翼翼地打开油纸包。纸条上的字是用炭笔写的,只有一行:“妻舅恐灭口,正全力寻,兄安,勿念。”
她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兄长也在查王二的事,而且还知道王二有危险!这说明兄长已经查到了一些线索,或许很快就能找到王二。
沈月娥把纸条凑到油灯前,慢慢烧了,灰烬落在地上,被她用脚轻轻碾散。她抬起头,看向窗外的夜色——月色很淡,却足够照亮前路。她知道,现在还不是放松的时候,王二是解开谜团的关键,必须尽快找到他。
(六)
接下来的几日,揽月轩异常安静。周婆子四人守得极严,别说邢夫人院里的人,就连府里其他院子的丫鬟婆子,也不许靠近半步。沈月娥每日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在院子里散步,偶尔看看书,日子过得平静却也压抑。
她知道,这种平静是暂时的。王熙凤的庇护、老太太的关照,都像是空中楼阁,一旦没有了“孩子”这个筹码,这些庇护就会瞬间崩塌。她必须找到证据,洗刷自己的罪名,还要为孩子铺一条更稳的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