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轧钢厂大门,带着点寒意春风穿过去,路面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赵四注意到,路上行人的脚步似乎比往年开春时更显沉重了些。
不少人的脸上已隐隐透出几分菜色,身上的衣服也显得空荡。
街边合作社门口排队的人群里,低声交谈的不再是闲话家常,多是关于哪里能买到些红薯干、豆腐渣的消息,语气里带着不易察觉的焦灼。
他默默看着,心里清楚,那更为艰难的时节,正悄无声息地逼近。
他只是个普通工人,即便有些依仗,在这时代洪流面前,能做的也极其有限,最多是尽力护住身边人。
回到家,院里飘着淡淡的粥香。张氏正从锅里盛出晚饭,依旧是稀粥配馒头,只是今天特意多放了点切碎的白菜帮子,旁边小碗里装着几块咸菜疙瘩。
家里是有粮食的,不过张氏还是习惯性的节约。
“回来了?洗洗手吃饭。”张氏招呼着,脸上带着些许忧色,“今儿去合作社,听说粮站这个月的供应粮又紧了点,细粮更难买了。这光景…让人心里发慌。”
赵妮乖巧地摆着碗筷,小脸比生病时圆润了些。
赵四洗了手坐下,接过母亲递来的粥碗:“娘,别太担心。厂里供应还算稳定,我工资也涨了,咱家饿不着。”
张氏叹了口气,用筷子搅着碗里的粥:“唉,说是这么说。就是想起早年那些闹饥荒的年景,树皮草根都啃…心里头就怕。现在好歹有稀粥馒头,咸菜下饭,得知足。”
她像是说给儿女听,也像是安慰自己。
“哎,知道,娘。”赵四应着,喝了一口温热稀薄的菜粥,胃里有了点底,滋味却有些复杂。
第二天一到车间,气氛就明显不同。
关于全市技术大比武的消息已经彻底传开,赵四作为钳工组的重点选手,几乎成了全车间的焦点。
他刚在工位前站定,还没来得及换工装,工段长就小跑过来:“赵四,李主任让你现在去他办公室一趟。”
车间里顿时投来无数道目光,有关切,有羡慕,也有几道带着酸意的审视。
赵四面色平静地放下工具包:“好,我这就去。”
敲开车间主任办公室的门,李主任正坐在办公桌后,手里拿着那份比武通知和一份名单。见赵四进来,他指指对面的椅子:“坐。”
“主任,您找我。”
“嗯。”李主任放下文件,身体微微前倾,神色是少有的严肃和语重心长,“赵四啊,厂党委开会研究了,这次全市大比武,意义重大。这不光是你们个人的荣誉,更关系到咱们红星轧钢厂的脸面和技术实力的展示!你年轻,技术拔尖,进步快,厂里上下都对你寄予厚望啊!”
赵四坐得笔直,认真听着:“谢谢厂里信任,我会尽力的,争取把荣誉带回咱们厂。”
“我相信你的能力,更相信你的心性。”李主任目光锐利地看着他,“但是,有几句话,我必须提前跟你交代清楚。”
“第一,戒骄戒躁!你年轻成名,现在又是全厂关注的焦点,更要沉得住气!不能因为有点成绩就翘尾巴,瞧不起老师傅,脱离群众!技术要硬,作风更要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