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工会主席声音洪亮。
“第三轧钢车间,钳工,赵明同志!”
聚光灯瞬间打在赵四身上。他穿着一身笔挺的深蓝色工装,扣子扣到最上面一颗,身姿挺拔,步履沉稳地走上主席台。台下目光汇聚,有敬佩,有好奇,也有不易察觉的嫉妒情绪。
鬓角已有些花白的厂长亲自将一张印着金色边框、盖着厂党委大印的“先进生产者”奖状双手递给赵四,脸上带着勉励的笑容:“赵明同志,干得很好!技术过硬,思想进步,是咱们青年工人的榜样!继续努力!”
“谢谢厂长!谢谢组织!”赵四双手接过奖状,声音清晰有力。
接着,厂办主任捧上一个扎着红绸带的搪瓷脸盆,盆底印着鲜艳的红双喜和“奖”字;一个崭新的铁壳暖水瓶,瓶身红彤彤的印着“劳动光荣”;还有两条雪白崭新的棉线枕巾。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赵四捧着沉甸甸的奖品,向着台下微微鞠躬。
聚光灯移开,他捧着奖状和奖品走下台。经过前排时,周师傅咧着嘴对他用力点头。钱六金在后排把巴掌拍得通红,比自己得了奖还兴奋。
表彰大会结束的铃声如同年关的号角,厂区里过年的氛围肉眼可见地浓了起来。
下班铃声一响,工人们不像往常那样急着冲向食堂,而是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兴奋地讨论着年货。
“合作社今儿来带鱼了!冻得梆硬,排队排老长!”
“听说副食店有处理的红薯干,不要票,晚了就没了!”
“扯布做新衣?想啥呢,有布票也得攒着…”
赵四抱着他的奖状、脸盆、暖水瓶和枕巾,穿过带着年味喧嚣的人群。钱六金吭哧吭哧地跟在他身后,怀里抱着赵四的工具箱,一脸与有荣焉。
“四哥,这脸盆真亮堂!暖水瓶也好,冬天灌满热水,一宿都温乎!”钱六金羡慕地看着那些奖品。
“喜欢?”赵四脚步没停,“过年去我家,新暖水瓶给你娘灌壶热水提回去。”
钱六金愣了一下,随即脸涨得通红,连忙摇头:“不…不用!四哥!”
走到南锣鼓巷口,年味更浓了。
家家户户门口扫得干干净净,窗户上贴着崭新的红色窗花,有“五谷丰登”,有“连年有余”,虽然线条简单,却透着朴实的喜庆。
空气里飘荡着炸丸子、炖肉的香气,引得人肚子里的馋虫直叫唤。
“赵四回来啦!” “哎哟,这大脸盆!暖水瓶!厂里发的年货?”
邻居们热情地打着招呼,目光落在赵四怀里的奖品上,满是羡慕,赵四笑着应和。
推开自家院门,肉香混合着蒸腾的热气扑面而来。
张氏正围着灶台忙活,锅里咕嘟着白菜炖豆腐,里面漂着几片油汪汪的肥肉。旁边箅子上蒸着黄白相间的二合面馒头。
“哥!你回来啦!快看娘炖的肉!”赵妮像只欢快的小雀儿蹦过来,一眼就看到了赵四怀里的东西,眼睛瞬间亮了,“哇!新脸盆!暖水瓶!还有奖状!”
“四儿,回来了,饭马上好了!”张氏擦着手走过来。
看到奖状,眼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