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院门,一股浓郁的肉香扑面而来,勾得人肚里的馋虫直叫唤。
“哥!你回来啦!”赵妮像只小蝴蝶似的从屋里飞出来,脸上红扑扑的,带着笑,“娘炖了肉!可香了!”
赵四吸了吸鼻子,脸上露出笑容:“嗯,闻着了,真香。”
他顺手从挎包里摸出两个还带着温乎气的白面馒头,“喏,食堂打的,晚上就着肉吃。”
这年头,白面馒头可是稀罕物。
赵妮眼睛一亮,小心翼翼地接过去,捧在怀里:“谢谢哥!”
屋里,张氏正拿着锅铲在灶台边忙活,一口小铁锅里,几块五花三层的肉块正咕嘟咕嘟地冒着油泡,酱色的汤汁浓稠喷香。
旁边的箅子上还热着几个黄灿灿的玉米面窝头。
“四儿回来了?洗洗手,饭马上就好。”张氏回头笑道,气色比之前又好了不少,动作也利索多了,“今儿合作社难得有肉,我看着肥膘挺厚,就割了点,给你和妮儿解解馋。”
家里明面上的吃食改善,赵四一直用厂里食堂有内部价、发了点福利、偶尔能买到处理品等借口,细水长流地往家拿。
张氏虽然还是心疼钱,但看着儿女能吃好点,身体也眼见着硬朗起来,也就慢慢接受了,只是嘴上还时常念叨着要节省。
饭桌上,一碗油光锃亮的红烧肉,一碟咸菜丝,一盆棒子面粥,加上赵四带回来的白面馒头,这顿饭在59年的胡同里,算得上顶配了。
赵妮啃着馒头,蘸着肉汤,吃得满嘴流油,小脸上全是满足。
她叽叽喳喳地说着学校里的事:“哥,今天我们学新课文了,《小英雄雨来》,我可喜欢了!老师还夸我字写得有进步呢!”
张氏笑着给她擦嘴:“慢点吃,没人和你抢。”
赵四看着母亲和妹妹,心里暖融融的,一天的疲惫仿佛都消散了。这种触手可及的温暖,才是他奋斗的最大动力。
第二天一早,赵四刚到车间,就感觉气氛有点不对。
角落工位旁边围了一小圈人,似乎在看什么热闹,还夹杂着几声不耐烦的呵斥。
“哎哟我的祖宗!让你拿个锉刀,不是让你撬杠!轻点!”
“这扳手是这么用的吗?轴都要让你拧滑丝了!”
“笨死你算了!教了多少遍了!”
赵四挤进去一看,只见一个约莫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正手足无措地站在一台老式台虎钳前,脸涨得通红,满头大汗。
他身材微胖,穿着件不合身的旧工装,眼神里充满了慌乱和窘迫。地上掉着几件工具,一个老师傅正指着他的鼻子数落。
周师傅在一旁皱着眉头,见赵四来了,像是看到了救星,连忙把他拉到一边。
低声道:“赵四,你来得正好。喏,新分来的学徒,叫钱鑫鑫。唉,这孩子……和你情况差不多,他爹在去半岛时牺牲了,街道照顾,安排到厂里来。手脚是笨了点,反应也慢半拍,来了两天,毛坯料干废了好几块,工具也摔坏两件,组里没人愿意带他,都嫌拖累进度。”
赵四打量了一下那个小胖子。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