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充实与希望中悄然流逝。
赵四每日往返于轧钢厂和南锣鼓巷的小院,规律而平静。他依旧每日坚持签到,只是在没有首次签到那么丰厚,但是生在稳定。
他准备日子过上正轨,再去其他地方看看。
“叮!在家签到成功!获得【鸡蛋十枚】!”
“叮!在轧钢厂车间签到成功!获得【钳工保养油一小罐】!”
“叮!在轧钢厂仓库签到成功!获得【标准件螺丝螺母一包】!”
系统的奖励不再像最初那样惊天动地,多是些日常实用的物资或小型工具配件,细水长流,地充实着他的系统空间和家中的储备。
赵四对此很满意,这才是长久之道。
转眼间,夏末秋初,凉爽的秋风吹走了夏日的燥热,也带来了开学的日子。
赵妮早就掰着手指头算着日子,小脸上整天洋溢着期待。
开学前一天晚上,赵四将母亲赶制出来的新衣服拿出来。
母亲只做了一件,是给赵妮的。
本来让母亲给自己也做一件,但是她没舍得,留着布,说是以后给他们两个添新衣服再用。
张氏的手很巧,尽管眼神不太好,但做出的衣服针脚细密,款式也大方。
“妮儿,试试看合不合身。”赵四笑着将新衣服递给妹妹。
赵妮小心翼翼地接过,那是一件军绿色的卡其布外套和一条深蓝色的裤子,虽然没有鲜艳的颜色,但布料结实,样式整洁。
她飞快地换上新衣,在原地转了个圈,眼睛亮晶晶的:“哥!好看吗?”
“好看!咱妮儿穿什么都好看!”张氏在一旁看着,眼眶微湿,脸上满是笑容。
赵四满意地点点头,又拿出赵妮的新书包,将铅笔、橡皮、铁皮铅笔盒一样样放进去,塞得鼓鼓囊囊。
“都齐了!明天哥送你去学校报到!”
第二天清晨,赵四特意请了半小时假,换上了一身干净的工装,亲自送赵妮去附近的府学胡同小学。
秋高气爽,阳光明媚。赵四牵着穿戴一新的赵妮走在胡同里,格外引人注目。
“哟!妮儿今天真精神!这是要去上学了?”邻居孙大妈第一个看到,惊喜地招呼道。
“是啊,孙奶奶!我哥送我去报到!”赵妮昂着小脑袋,声音清脆响亮,充满了自豪。
“好好好!上学好!有出息!”孙大妈连连夸赞,看向赵四的目光充满了赞许,“四小子,真是难为你了,把你娘和妹妹照顾得这么好!”
一路上,不断有邻居打招呼,目光中的羡慕远远多于之前的疑虑。
来到府学胡同小学,校门口已经有不少家长和孩子。
相比许多穿着打补丁旧衣服的孩子,穿着新衣、背着新书包、脸色红润的赵妮显得格外突出,吸引了不少目光。
小丫头有些害羞,更多的是兴奋,紧紧拉着哥哥的手。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