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议论悄然流传,但再也没人敢公开质疑什么。
王永革扬眉吐气,走路都带风:“四哥,还是你厉害!一个电话就把事儿摆平了!看谁还敢瞎哔哔!”
陈继业也松了口气,推推眼镜笑道:“这下总算能安心搞技术了。”
赵四却没有太多轻松感。他明白,这次是靠周主任和部里的虎皮暂时压住了局面,但潜在的矛盾并未消失。真正的立足,最终还是要靠无可辩驳的技术成果和由此带来的实际效益。
试点工作得以更加顺利地推进。
随着一批批性能优异的“争气钢”下线,并迅速被用于加工急需的重型机床主轴和矿山机械关键部件,反馈回来的使用数据非常好,磨损寿命大幅提升。
实实在在的效益,开始让厂里一些原本持观望甚至反对态度的中层干部转变了看法。
就在试点工作渐入佳境时,一天傍晚,赵四在厂区僻静处散步签到,系统提示音响起:
“叮!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0号轻柴油,数量:4吨】!【现金5元】!”
柴油?赵四微微一怔。眼下试点工作稳步推进,似乎暂时用不上这么多燃料。
但他还是下意识地查看了下系统空间,那4吨柴油的标识清晰可见。他没多想,只当是系统又一次常规的物资补给,或许以后能用上。
几天后,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厂里运输队因为燃油指标严重不足,尤其是高质量柴油紧缺,导致一批急需发往西南三线工地的特种钢材无法按时启运,工地那边催得很急,厂领导正在为此焦头烂额。
赵四心中一动,想起了系统空间里那4吨柴油。他沉吟片刻,找到了正在为运输问题发愁的李副厂长。
“李厂长,听说运输队燃油有点紧张?”赵四状似随意地问道。
“可不是嘛!”李厂长正烦着,叹气道,“指标卡得死,到处都缺油,尤其是好柴油。西南那边等米下锅,耽误了工期可是大事!”
赵四点点头,说道:“我们小组之前协调物资的时候,好像通过其他渠道,额外申请到了一小批计划外的零号柴油,大约4吨,本来是备着应急用的。眼下厂里有困难,要不先调过来应应急?”
李厂长猛地抬起头,眼睛瞪得老大:“4吨零号柴油?赵组长,你说真的?!现在可是有钱都买不到啊!”
“手续应该没问题,是正规渠道来的。”赵四语气肯定。
“太好了!这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李厂长激动得差点跳起来,紧紧握住赵四的手,“赵组长,你可帮了厂里大忙了!我代表全厂谢谢你!”
很快,赵四通过“特殊渠道”将4吨柴油“转运”到了厂运输队。车队连夜加油,满载着特种钢材奔赴西南。困扰厂领导的燃眉之急,被赵四轻描淡写地解决了。
这件事,比之前部里的电话更直接、更实惠地震撼了鞍钢的中高层。
如果说之前是敬畏于赵四“上面有人”,那么现在,则是佩服他“手眼通天”,连这种极度紧缺的战略物资都能搞到。
赵四在鞍钢的威信,真正树立了起来,不再仅仅依靠上级的压阵,更有了实实在在的“资源”支撑。
试点工作再无阻碍,进展神速。而赵四的名字,在鞍钢,乃至在部里相关领导的耳中,分量已然不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