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手段 (1/2)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赵四那句“部里协调了2.5吨高纯钼铁”像颗炸弹,瞬间改变了鞍钢厂方的态度。

    李厂长雷厉风行,当天下午就召集了相关车间主任和技术骨干开会,落实试点试验的具体安排。

    会议地点设在第一炼钢厂的调度室,屋里烟雾缭绕,坐满了人。

    除了厂领导,更多的是穿着油腻工装、脸上带着常年高温熏烤痕迹的车间干部和老师傅。他们打量着赵四这几个从北京来的年轻人,眼神里充满了怀疑、好奇,还有几分不以为然。

    李厂长简单介绍了情况,重点强调了“部里特批的紧缺原料已解决”,然后把话语权交给了赵四。

    赵四站起身,没有多余客套,直接走到挂在墙上的简易工艺流程图前,拿起粉笔。

    “各位老师傅,各位同志,试点目标很明确,就是用新工艺,在现有设备基础上,把咱们的轴承钢氧含量和夹杂物水平,降下来至少一个等级。”

    他话音未落,底下就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降一个等级?说得轻巧!现在这炉子、这料,能稳住就不错了!”一个头发花白、脸色黝黑的老工人嘟囔了一句,声音不大,但在安静的房间里很清晰。

    他是平炉车间有名的八级工匠,姓刘,技术顶尖,脾气也倔,在工人中威望很高。

    赵四像是没听见,继续用粉笔在图上标注关键控制点:“重点在这儿,电炉出钢后的炉精炼环节。温度控制、吹氩搅拌时间、渣系调整,尤其是钼铁合金的加入时机和方式,每一步都不能错。”

    刘师傅哼了一声,直接开口:“赵组长,你们北京来的专家,理论一套套的。咱这老炉子,不比实验室,工况千变万化。凭几张纸,就能让钢水听话?”

    这话带着明显的挑衅意味。王永革在一旁听得直皱眉,陈继业则紧张地推了推眼镜。

    赵四放下粉笔,目光平静地看向刘师傅:“刘师傅,您说得对,实践出真知。理论行不行,得靠炉子说话。这样,第一批试验炉次,按照我们的工艺,您来掌舵,我们全程配合,记录数据。成败如何,一看便知。”

    刘师傅没料到赵四会这么直接,愣了一下,梗着脖子:“我掌舵可以,但要是炼坏了,耽误了产量,责任谁负?”

    “方案是我们提的,原料是我们协调的,责任自然我们承担。”赵四语气斩钉截铁,“但如果成功了,功劳是全体参与试验的工人师傅们的!”

    这话说得敞亮,既担了责任,又给了面子。会议室里安静下来,不少老师傅看向赵四的眼神缓和了些。

    李厂长拍板:“就这么定了!老刘,你经验丰富,带着大伙儿,按赵组长的方案试一把!需要什么配合,直接提!”

    试验定在两天后的夜班进行。

    这两天,赵四带着小组泡在车间,熟悉设备,和工人交流,反复核对每一个细节。

    那批关键的钼铁合金,赵四找了个借口,说是通过特殊渠道分批运抵,实际上是他趁夜黑人静时,从系统空间里取出,混入了厂里的小仓库,并伪造了相应的入库单据,做得天衣无缝。

    试验当晚,第一炼钢厂平炉车间灯火通明,气氛紧张。

    巨大的平炉内钢水翻滚,热浪逼人。刘师傅穿着厚重的石棉服,手持看火镜,紧盯着炉内火焰的变化,不时发出指令。工人们在他的指挥下,忙碌而有序。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59,开局获得签到系统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chuanyue590kaijuhuodeqiandaoxitong/read/97/137.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