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五皇子原本就是被赐死的,庆元帝和楚嫔都去了,也该送五皇子去跟他们团圆了。
一同被送上路的,还有大皇子党和五皇子党的几个话事人。
快刀斩乱麻的处理了宫里所有的事情,才正式敲响了丧钟。
悲鸣的钟声响了四十九下,京城顿时沸腾了。
朝廷四品衣裳官员皆赶到皇宫奔丧。
庆元帝这几年一直致力于发展农业,减免赋税,很是得民心,城里的百姓突然听到丧钟,具是心中悲痛,好不容易遇上一个明君,怎么就突然驾崩了!
好多人都是一面怀念庆元帝,一面担心新帝会不会是个明君,哭的也算情真意切。
等朝中大臣纷纷赶到皇宫,所有的事情都已尘埃落定,而且太子派和保皇党已经全部进宫,宫里不仅有禁军和羽林卫,还有裴家军,即便世家的派系有些异动,也被直接镇压了。
随着刘公公拿出庆元帝留下的圣旨,再加上韩仲玉等人的鼎力相助,太子得以顺利登基。
而后,便以新帝的身份主持了庆元帝的葬礼,七七四十九日后,庆元帝的棺椁葬入皇陵以后,新帝正式定国号为景仁。
葬礼结束,便是三年国丧,谢玉姝对庆元帝的死,很是遗憾,但也无可奈何。
新帝登基,很是勤政爱民,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往下落实各项发展计划。
韩仲玉和朝中几位辅政大臣更是忙的不可开交。
开春后,很快便到了考秀才的府试,谢玉姝等到楚瑾瑜的府试成绩出来,才离京回了太安府。
楚瑾瑜顺利考上了秀才第五名,虽然不是出类拔萃,也算名列前茅。
谢玉姝很是欣慰,碍于国丧,不能大摆宴席,只在郡主府简单摆了桌酒席,请客韩家人一起过来吃顿饭,全是庆祝,也是聚一聚。
韩仲玉觉得楚瑾瑜已经是大孩子了,还是秀才了,不应该再继续赖在谢玉姝身边,而是应该就在京都,跟着他学习接触官场是非,人情世故。
谢玉姝觉得也对,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男孩子,是该多在外头锻炼,于是便问了他自己的意见。
楚瑾瑜考虑了一夜,虽然舍不得谢玉姝,但还是留下了,他要多学些本事,变得强大,保护谢玉姝和玉泉山庄。
于是,最终楚瑾瑜便留在了京城,跟着韩仲玉。
经过了一场宫变,其他皇子十五岁以上的,都封了王,各自赐了王府,被新帝拘在京都,放眼皮子底下。
惦记着韩仲玉的三公主,被新帝赐给了上一届的进士,二十八岁的一个六品小官。
谢玉姝对这些事情,也只是随意听听,三公主虽然讨厌,但并没有让她放在心上。
她一直觉得,真正的爱情,是不会被第三个人插足的,她相信韩仲玉,也相信自己。
真正的爱情,是忠贞不渝的,能被插足,被抢走,被时间冲淡的,其实只是一个人没有那么爱而已,既然没那么爱,那纠缠也没意思。
五月中旬,京城又恢复如常,太后也对新帝辞行,提出离宫休养。
新帝理解太后的心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