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到了。”
市中医院站(终点站)·13:00
当报站器播报终点站到达时,阿黄将车稳稳停住。乘客们陆续下车,车厢里很快空了下来。他和芙宁娜对视一眼,都露出了疲惫却满足的笑容。
“走吧,去城南公交枢纽站。”阿黄解开安全带,拿起中控台上的佳能500D,对着空荡荡的车厢拍了张照——这是他每天的习惯,记录下202路的每一个瞬间。
车辆驶出市中医院站,沿着熟悉的路线驶向城南公交枢纽站。窗外的景色飞速倒退,阿黄握着方向盘,心里一片平静。他知道,下午的运营还在等着他,那些熟悉的站点、熟悉的乘客,还有芙宁娜、生哥、荧、刻晴、神里绫华、王萱……这些人构成了他在中山的全部生活。
城南公交枢纽站·13:20
车辆驶入枢纽站的那一刻,荧已经在站台上等着了。她穿着件明黄色的外套,像个小太阳。“阿黄!芙宁娜!这里这里!”
阿黄将车停在指定区域,熄火、拔钥匙,一系列动作流畅自然。他和芙宁娜一起下车,荧立刻扑了上来:“快!我查到这家乳鸽店超好吃,就在附近!”
四个人说说笑笑地走进餐馆,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耀眼。阿黄看着眼前的朋友们,又想起了驾驶座上的宇通H18——那台绿色的、有着“原神”彩绘的公交,像一条连接着城市脉络的血管,而他,就是这条血管里的一个红细胞,每天在202路的线路上,输送着温暖与陪伴。
下午14:30,阿黄和芙宁娜再次驾驶着宇通H18驶出城南公交枢纽站,开始下午的运营。这一次,他们的目的地是海洲健身广场。车辆平稳地行驶在中山的街道上,报站器的声音清晰而规律,芙宁娜的微笑依旧温暖,阿黄的驾驶依旧平稳。
在华廷路南站,上来了一位年轻的妈妈,怀里抱着个熟睡的婴儿。芙宁娜立刻指引她到爱心座位:“您坐这里吧,孩子睡着了,小心别着凉。”
年轻妈妈感激地笑了:“谢谢你们,你们服务真周到。”
在曹三路口站,有位老人上车时,刷卡机播报“请坐好扶稳”,他却没有立刻找座位,而是走到驾驶座旁,对着阿黄鞠了一躬:“小伙子,昨天多亏了你,我老伴才能及时赶到医院。”
阿黄愣了一下,随即想起昨天在这个站点,有位老人突发不适,他立刻联系了生哥临时调度,让老人及时就医。“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您别放在心上。”
车辆继续行驶,经过南珠湾、太平洋灯饰……每到一站,都有新的故事在上演。王萱和刻晴在三沙路口站上车,叽叽喳喳地分享着学校里的趣事;神里绫华在古镇镇政府站上车,手里拿着给大家买的点心;生哥驾驶的返程车在横沙大桥下与他们擦肩而过,鸣笛示意……
傍晚18:30,车辆抵达海洲健身广场站,完成了当天的第二次往返。阿黄将车停稳,熄火,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肩膀。芙宁娜整理着票箱,笑着说:“今天的‘服务满意度’肯定又涨了。”
阿黄笑了笑,没说话,只是打开华为Mate XT,看着系统面板上那个不断攀升的数值,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晚上19:00,车辆驶回乐群公交站场。阿黄将车停在指定车位,锁好车门,和芙宁娜一起走向站场的值班室。生哥已经在那里等他们了,手里还拎着个保温桶:“快,沙溪凉茶,给你们降降火。”
四个人围坐在值班室的小桌子旁,喝着凉茶,聊着今天的见闻。生哥说起下午在横栏镇政府站,有位乘客特意送了他一筐自家种的橘子;芙宁娜说起有位小朋友画了幅“公交车长什么样”的画送给她;阿黄则拿出佳能500D,给大家看他今天拍的照片——有乘客的笑脸,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