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同行的风景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上投下晃动的光斑。阿黄忽然打开车内广播,舒缓的粤语金曲流淌出来。“这是阿黄的小习惯,”芙宁娜路过她们座位时低声解释,“他说过隧道和桥梁段信号差,放点音乐能让乘客不觉得闷。”果然,刚才还在小声聊天的人们渐渐安静下来,有人跟着旋律轻轻哼唱。

    到沙溪路口站时,上来一群提着布料袋的阿姨,车厢瞬间热闹起来。“靓女,到古镇国贸中心在哪站下啊?”“我要去横栏花木基地,是不是要转车?”芙宁娜耐心地一一回答,手里的报站器适时响起:“沙溪路口到了,下车的乘客请从后门下车。”她一边给阿姨们找零,一边不忘提醒:“横栏花木基地在‘横栏镇政府’站下车,过马路就是,不用转车的。”

    阿黄这时忽然轻按了一下方向盘旁的按钮,驾驶座上方的显示屏亮起,显示下一站“隆都市场”的到站预告。“这是给乘客看的,”他趁着红灯回头说,“有时候报站器声音被挡住,看屏幕也能知道到哪了。”王萱赶紧抓拍了一张显示屏和阿黄专注侧脸的合影,画面里他的睫毛在阳光下投出淡淡的阴影。

    车辆驶入横栏镇境内时,窗外的风景渐渐变了样。高楼被连片的花木基地取代,三角梅爬满路边的竹篱笆,空气里飘着青草香。“下一站,横栏镇政府。”芙宁娜的声音带着笑意,“阿黄说这里的花木市场早上最热闹,很多人坐202路来买盆栽。”

    果然,车门打开后,好几位乘客提着小树苗上车,其中一位戴草帽的大叔看到阿黄就打招呼:“阿黄,今天这车开得真稳!我这盆兰花一点没晃到。”阿黄笑着点头:“李叔您坐稳,前面那段路在修,我慢点开。”

    王萱趁机举起相机,镜头穿过铰接处的玻璃,拍到了后方车厢里的景象:大叔的兰花放在空座位上,旁边几位乘客正对着窗外的花海指指点点,芙宁娜站在过道中间,手里的报站器正准备播报下一站,阳光落在她微抬的下巴上,像镀了层金边。

    “说起来,这台车为什么是唯一的H18啊?”刻晴忽然想起阿黄之前提过的细节。芙宁娜正好走过来,手里拿着两瓶矿泉水递给她们:“去年乐群车队引进这批车时,本来订了三台,结果厂家说这款混动铰接车产能有限,最后只到了这一台。阿黄申请了半年才争取到驾驶资格呢,他说这台车的动力调校特别适合跑长途,过弯时的稳定性比普通公交好太多。”

    说话间,车辆已经驶过古镇镇界,路边的店铺渐渐变成挂满水晶灯的灯饰店。“快到华艺广场了,”芙宁娜指着窗外,“这里是古镇的核心区,晚上灯亮起来才好看呢。”电子报站器紧接着响起:“下一站,古镇镇政府,下车可前往华艺广场、星光联盟。”

    一位背着相机的年轻人听到报站,立刻起身走到车门旁,手里的镜头对着车外不停按快门。“您是来拍灯饰的吧?”芙宁娜主动搭话,“往前再坐两站到‘古镇国贸中心’,那边的夜景机位更棒,很多摄影爱好者都去那。”年轻人眼睛一亮:“真的吗?我找了半天呢,太谢谢你了!”

    王萱看着这一幕,忽然明白芙宁娜为什么喜欢这份工作——每个站点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藏着生活的线索,而她就像个向导,把这些线索悄悄递给需要的人。

    下午两点半,公交车准时抵达海洲健身广场终点站。乘客陆续下车后,芙宁娜拿起抹布擦拭扶手,阿黄则打开引擎盖检查机油量。王萱和刻晴没着急下车,站在空荡荡的车厢里,看着阳光透过车窗在地板上画出整齐的格子。

    “全程跑下来,感觉怎么样?”阿黄关上车盖,额角带着细汗。芙宁娜递过一瓶冰镇凉茶,自己也拧开一瓶喝了两口。

    “比想象中累,但也比想象中有意思。”王萱翻着相机里的照片,有芙宁娜给老人找零的瞬间,有阿黄专注驾驶的侧影,还有铰接处随着路面起伏轻轻晃动的红色防护带,“原来每一站背后都有这么多故事。”

    刻晴望着站台旁的小吃摊,忽然笑了:“我现在终于懂了,你们说的‘公交旅行’不是走马观花,是真的能摸到一座城市的脉搏。比如刚才那位李叔的兰花,还有找夜景机位的摄影师,都藏在这些站点里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之我在原神强娶芙宁娜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chongshengzhiwozaiyuanshenqiangqufuningna/read/97/8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