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风带着夏末的余温,吹进了青岛的大学校园。叶凡拖着行李箱走进南方理工大学的校门时,梧桐树叶正簌簌落下,在柏油路上铺了层碎金。迎新点的学长学姐举着院系牌吆喝,五颜六色的气球在风里摇晃,空气里弥漫着新生特有的雀跃与忐忑。
“计算机系在这边!”一个戴眼镜的学长冲他招手,接过他手里的档案袋,“新生报到处往前走第三个帐篷,领完宿舍钥匙记得去领军训服。”
叶凡道了谢,顺着学长指的方向走。路过篮球场时,几个男生正在打球,汗水顺着下巴滴落,拍球声震得地面发颤。他忽然想起高中时和方可儿一起走过的操场,也是这样的九月,只是那时的篮球架旁,总蹲着个啃冰棍的小姑娘,眼睛亮晶晶地盯着他投篮。
宿舍在三楼,四人间,上床下桌。叶凡选了靠窗的位置,刚把被褥铺好,就进来个高高瘦瘦的男生,背着个吉他包,自来熟地拍他肩膀:“同学你好,我叫林浩,软件工程的,以后就是室友了!”
“叶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他笑着回握。
很快,另外两个室友也到了——一个来自东北的壮汉赵磊,说话自带笑点;一个戴眼镜的学霸周明,刚放下行李就掏出了《C语言程序设计》。四个男生七手八脚地收拾完宿舍,林浩提议:“晚上出去搓一顿?我知道附近有家啤酒屋,海鲜巨新鲜!”
“行啊。”赵磊第一个响应,“正好庆祝我们成为‘程序猿’预备役!”
叶凡拿出手机看了看,方可儿还没发消息来。早上分别时,她的火车比他早半小时到站,说要先去青岛建筑大学报道,到了会告诉他。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回了句“好”。
啤酒屋的灯光昏黄,冰镇的青岛啤酒冒着白泡,蛤蜊和海蛎子在铁盘里滋滋作响。林浩抱着吉他弹唱着许巍的《蓝莲花》,赵磊跟着节奏晃脑袋,周明推了推眼镜,小声说:“其实我高中也组过乐队。”
叶凡喝了口啤酒,麦芽的清香混着海风的咸,忽然觉得有点想念方可儿。不知道她的宿舍怎么样,室友好不好相处,有没有吃到她念叨了一路的青岛大包。
手机震动时,他几乎是立刻接了起来。“喂,可儿?”
“叶凡!我到宿舍啦!”方可儿的声音带着雀跃,背景里还有女生的笑声,“我们宿舍是四人间,有独立阳台,我室友都超好的,有个是本地的,说要带我们去吃老字号的馄饨!”
“那就好。”叶凡笑了,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军训服领了吗?听说青岛的太阳很毒,记得带防晒霜。”
“带啦!我妈给我装了三大瓶呢!”她顿了顿,声音忽然低了些,“你们宿舍怎么样?室友好相处吗?”
“挺好的,都是爽快人。”叶凡看着杯里的泡沫,“我们正准备去吃海鲜,你呢?吃饭了吗?”
“刚吃了青岛大包,超好吃!”她的声音里带着满足,“等周末我们一起去吃那家馄饨吧?我室友说特别正宗。”
“好啊。”
挂了电话,林浩冲他挤眉弄眼:“女朋友?听着声音挺甜啊。”
“不是,是高中同学,考到青岛建筑大学了。”叶凡解释道,脸颊却有点热。
“高中同学?那感情更好啊!”赵磊拍着他的肩,“近水楼台先得月,赶紧拿下!”
叶凡没说话,只是笑了笑,喝了口啤酒。海风吹进敞开的窗户,带着远处海浪的气息,他忽然觉得,这座陌生的城市,因为有了那个熟悉的人,变得亲切了许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