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圣接过平板,平静地又看了一遍。
他的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些想笑。
在前世,他只是个屏幕前的看客,感受到的更多是康纳的霸气和嚣张。
而此刻,作为当事人,他才真正理解了这种所谓“心理战”的本质。
——那不过是弱者试图激怒强者的、最无力的咆哮罢了。
一只蚂蚁,无论叫得多大声,也无法撼动大象分毫。
他将平板还给伊莎贝拉,摇了摇头。
“不用。”
“为什么?!孙!任由他这样羞辱你和你的祖国吗?这会严重影响你的商业价值和公众形象!”
伊莎贝拉无法理解,她感觉自己的专业正在受到挑战。
孙圣喝了一口菲尔博士特配的电解质水,淡淡地说道:“伊莎贝拉,你听说过《孙子兵法》吗?”
伊莎贝拉愣住了。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
孙圣用中文念了一遍,然后用英文解释道,“康纳是‘火’,喧嚣、猛烈,试图吞噬一切。他用最肮脏的语言,最夸张的表演,就是想把所有人都拉进他那套混乱的游戏规则里,让我们愤怒,让我们失控。但火焰燃烧得越旺,熄灭得就越快。”
他的眼神,平静而深邃。
“而我,是‘山’。”
“山,不需要对风的呼啸和火的燃烧做出回应。它只是静静地矗在,看着风停,等着火灭。”
“真正的胜利,不是靠嘴说的。等我拿到金腰带,他说的每一个字,都会变成扇在他自己脸上的耳光。”
伊莎贝拉怔怔地看着孙圣,她感觉自己的商业逻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她所熟知的那套,以牙还牙、制造话题、炒作热度的公关法则,在这个男人面前,显得如此浅薄。
但同时,一种全新的、更宏大的公关思路,在她脑海中豁然开朗。
反击,为什么一定要用对方的方式?
用更高级的维度,进行降维打击,或许才是上上策。
第二天,ESPN著名体育记者阿里尔·哈尔瓦尼的专栏节目中,出现了一篇深度报道。
标题是:《不动如山:面对麦格雷戈的烈焰地狱,来自东方的“闪电侠”选择用孙子兵法来回应》。
报道中,详细阐述了孙圣的“山火理论”,将康纳的垃圾话定义为一种“火攻”战术,而孙圣的沉默,则被解读为“不动如山”的最高战略定力。
文章更是将此上升到了东西方哲学与格斗理念碰撞的高度。
这篇文章,瞬间引爆了格斗圈。
无数观众和媒体,第一次对这个来自中国的拳手,产生了超越“能打”之外的浓厚兴趣。
面对康纳那种近乎泼妇骂街式的侮辱,孙圣这种充满哲学思辨的“冷处理”,反而显得格局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