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米勒说你害怕他的地面技术,这是你最大的弱点,你同意吗?”一个来自ESPN的记者高声问道。
孙圣的脸上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他安静地坐在那里,仿佛米勒刚才那番话与他毫无关系。
他能感觉到米勒言语中那股刻意制造的、煽动性的恶意,也明白这是对手心理战的一部分。
前世的他,或许会因此而愤怒,会急于辩解,从而落入对方的节奏。
但现在的他,心如明镜。
他缓缓拿起面前的话筒,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位记者,那眼神深邃而沉静,让喧闹的现场不由自主地安静了几分。
然后,他用一口比上次采访时更加流利、更加清晰的英语,缓缓开口:
“蜘蛛,只有在它的网里才安全,这是事实。它用它的网来捕食、来防御,来生存。”
他顿了顿,给了所有人一个思考的时间,然后话锋一转:“但问题是……我为什么要走进一张我能轻易撕碎的网呢?
我的目标,不是在网里和一只蜘蛛纠缠,而是在它还没有察觉到危险的时候,就从万里无云的空中,像一道真正的闪电,将它击落。”
他的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
这番话冷静、睿智,又充满了强大的自信。
它没有直接反驳米勒的挑衅,却将问题的格局,从“你怕不怕我的地面”,瞬间提升到了“我根本不屑于和你玩地面”的维度。
在场的记者们都愣住了,他们原以为会看到一个年轻人的紧张或愤怒,却没想到得到的是一个顶级战略家的降维打击。
科尔·米勒脸上的笑容,在这一刻,也出现了一丝微不可察的僵硬。
接下来的公开训练课,更是将这种心理博弈演绎到了极致。
在数千名当地拳迷的注视下,哈维尔教练故意只为孙圣安排了纯粹的站立打击训练。
孙圣的身影在训练台上闪转腾挪,拳法如暴雨梨花,腿法如疾风扫叶,每一次出击都带着撕裂空气的破空之声。
他与陪练的对练,速度快得让人只能看到一连串的残影,那份华丽而致命的打击技术,引得现场惊呼声此起彼伏。
但他没有展示哪怕一次防摔或地面动作,完美地将团队的真正战术,隐藏在了这片耀眼的光芒之下,让所有人都加深了“他只会站立”的印象。
而另一边的科尔·米勒,则反其道而行。
他几乎将公开训练变成了他的个人柔术教学课。
他在垫子上与陪练大秀各种花哨的降服技巧,不断地向观众和媒体展示他是如何轻松地布置三角绞和十字固的,甚至还特意放慢动作,向拳迷讲解其中的要领。
这种炫耀,进一步强化了他“地面大师”的恐怖形象。
就在训练结束后,在通往后台的狭窄走廊里,一个预料之外的插曲发生了。
孙圣与一个同样年轻、身材瘦高、耳朵已经有些变形的夏威夷选手迎面走来。
那人穿着一身印有手写体“BleSSed”字样的T恤,眼神中带着一丝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