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不是对外发布,是准备好,如果有重要的合作伙伴或银行问起,随时可以拿出去。”
“第三,你亲自去一趟获多利和花旗,找郑锦华和李德总裁聊聊,通报一下这个情况,表达我们对此不屑一顾的态度,并再次强调我们业务的稳健性。稳定军心。”
李伟明离开后,陈秉文拿起那几份报纸,简单的浏览了一遍。
舆论战只是开胃小菜,真正的较量在于谁能拿出让汇丰无法拒绝的方案,拿下那决定和黄命运的33.65%股权。
他深知,对于还未上市的陈记而言,这种舆论攻势虽不致命,却如癞蛤蟆跳脚背,不咬人但膈应人。
长期下去,必然会对品牌形象和消费者信心造成潜移默化的侵蚀。
“等和记黄埔和青州英坭的事情告一段落,必须腾出手来收购一家报社或者传媒机构。”
陈秉文心中暗忖,“港岛这地方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
手里有自己的发声渠道,将来会方便很多。”
正思索间,办公桌上的电话响起。
陈秉文拿起电话,里面传来华润总经理张建华的声音。
寒暄了几句后,张建华说道:“关于天水围的开发思路,集团已经正式采纳,项目开发筹备小组今天成立了。”
“恭喜张总,华润做事果然雷厉风行。”陈秉文笑着附和道。
“这都是陈生的思路好。”
张建华笑着恭维了一句,随即郑重邀请道,“经过集团领导小组讨论,我们想正式聘请您担任天水围项目开发筹备小组的特别顾问,不知道陈生意下如何?”
陈秉文心中一动。
这比他预想的更进一步,顾问身份虽然不直接决策,却是极好的信息渠道和影响力切入点。
“张总和华润实在太抬爱了。
我只是提了些不成熟的想法”
“陈生不必谦虚。”
张建华打断道,“这个顾问不需要您坐班,只是在关键节点想听听您的专业意见。
顾问费用方面,集团会按最高标准支付。”
“既然张总信得过,那我再推辞就是不识抬举了。”陈秉文爽快答应下来。
“太好了!聘书和协议我马上派人送去。”张建华显得很高兴,“下周我们准备召开一个项目筹备会,会邀请新华社和港岛银行界代表参加,届时也请您列席指导!”
“一定准时到场。”
陈秉文放下电话,微微一笑。
华润顾问这个身份来得正是时候,让他能更深入参与天水围项目,获取第一手信息并在关键时刻施加影响。
而且,从张建华透露的信息来看,下周的筹备会新华社和银行界的人会参加,弄不好这其中就有汇丰的人,这无疑是个接触汇丰高层、展示实力的绝佳平台。
6月6日。
星期二。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