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他沉吟片刻,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口说道:“张总,李经理,那我就直说了。
我认为,看待天水围,不能只把它当成一个地产项目。”
“哦?那应该当成什么?”张建华感兴趣地问。
“国家战略。”陈秉文沉声吐出四个字,“这是中资在港第一个,也可能是九七前唯一一个能成片开发的大型新市镇。
它的政治象征意义,远大于商业收益。
上面看重的,不是华润靠它赚了多少钱,而是能不能在港英政府眼皮底下,证明华润有能力规划、建设、管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社区。
这是给九七后看的样板间。
如果做不好,或者拖得太久,外界会怎么看?
会说中资企业空有资金,没有执行力。
这会直接影响未来所有中资企业在港的发展空间和信誉。”
张建华和李国伟相互看了一眼,表情都严肃起来。
这个高度,他们内部讨论过,但没陈秉文说得这么直白和尖锐。
陈秉文正要接着说下去,张建华突然挥手打断他的话,然后说道:“陈生,请稍等一下。
你的观点非常重要,我让公司的管理层都来听一听,学习学习!”
说完,他立刻对李国伟吩咐:“国伟,马上通知在港的各部门负责人,立刻到一号会议室开会!”
李国伟愣了一下,随即立刻应声出去打电话。
不一会,呼呼啦啦,十几位华润的管理层陆续赶到。
张建华又郑重的将陈秉文介绍了一遍,这才请陈秉文重新开始。
陈秉文清了清嗓子,面对满屋子华润的中高层,继续说道:“刚才说到,天水围是战略项目。
既然是战略,就不能用普通生意的眼光来看待。
当前最大的问题,是摊子铺得太大,想一口吃成胖子,结果消化不良。”
他拿起一支笔,走到会议室的白板前,画了一个大圈,又在里面画了几个小圈。
“我的建议是,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开发。”
“第一步,战略收缩,聚焦核心。”他在大圈里圈出一个小块,“把所有资源集中起来,优先打造一个‘样板示范区’。
就选最先启动、位置最好的一两个片区,集中所有人力、物力、财力,高标准、高质量地把核心区的基础设施彻底做完善。
道路、水电、通讯、学校、医疗站、社区中心、还有一个像样的小型商业广场。
目的就是让市民和投资者能亲眼看到一个实实在在的、生活便利、品质有保障的新区雏形,这样才能快速建立市场信心。”
台下有人点头,有人沉思。
“第二步,以点带面,滚动发展。”
陈秉文继续说道,“利用核心示范区成功运营后产生的示范效应、人气和稳定的现金流,再将这些收益投入到下一个相邻片区的开发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