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遗憾(5K,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2/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虽然不能亲自前往有些遗憾,但能确保物资和家书平安送达,也算了结了母亲一桩最大的心事。

    接着,他从车上搬下那个塞得满满当当的旅行袋,里面是母亲精心准备的衣服、补品、糖果、港产日用品。

    还有一个厚厚的、装着钱和母亲亲笔信的信封,以及水生那封沉甸甸的家书。

    李国伟郑重地接过,当即就去找县里的工作人员借电话,开始联系他在顺德的那位可靠朋友。

    看着李国伟忙碌的背影,陈秉文站在略显陈旧的厂办公室门口,心里多少有些惆怅。

    虽已近在咫尺,却不能亲自前往。

    不过,他也深知,此行能如此顺利地进入东莞投资设厂,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接下来的两天,陈秉文在李国伟的全程陪同下,与东莞县轻工局和汽水厂高效地完成了所有手续的交接。

    整个过程异常顺利,条件优厚得超乎想象:

    厂区、厂房和设备无偿提供给陈记使用,陈秉文只需要向县轻工局每年缴纳五万元的管理费即可。

    对于现有的工人,双方约定陈记能用多少用多少,如果有剩下的轻工局承诺会全部安排到县里其他工厂上班。

    至于厂子的产权、土地权属等更为敏感和根本的问题,陈秉文心知肚明一句都没有多问。

    他深知,在这个时候,土地所有权和资产性质是绝对的禁区,绝非他一个港商能够触碰或置喙的。

    他能拿到的是“使用权”和“经营权”,这已经是在当前政策框架下所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

    这种“只做不说、搁置争议、务实推进”的做法,恰恰是改革开放初期许多事情的默契。

    而经过两天的相处,陈秉文与李国伟的关系也更加熟稔。

    在完成所有手续交接后,两人在厂区简陋的办公室里喝茶休息。

    陈秉文端起粗糙的搪瓷茶缸,品了一口当地产的绿茶,若有所思地说道:“李经理,不瞒你说,我对咱们华夏的茶文化一直心向往之。

    茶是好东西,底蕴深厚,但传统的冲泡方式确实比较费时费力,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不太合拍。”

    李国伟点点头,颇有同感:“是啊陈生,现在大家工作都忙,确实没那么多工夫慢慢泡茶品茶。

    就连我们这些坐办公室的,也都是大茶缸一泡就是一天,哪还讲究什么茶道茶艺。”

    陈秉文点点头,接着说道:“所以我一直在想,能不能研制一款与茶有关的新型饮料?

    既保留茶的健康功效和文化底蕴,又符合现代人便捷、时尚的消费需求。

    你看,内地有如此丰富的茶叶资源,各大茶产区各具特色,这无疑是最大的优势。”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我想请李经理帮个忙,联系一下福建、云南、浙江这些主要茶产区。

    我打算从港岛请一个专业的摄制组过来,拍摄一些茶叶基地的风光片,记录茶叶种植、采摘、制作的工艺流程。”

    “这样做有两个目的:”陈秉文解释道,“一是为产品后期宣传积累影像资料,让消费者了解茶叶的来源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chongshengxiangjiang0congtangshuipudaoshiyediguo/read/97/234.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