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广交会(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3/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nbsp;  方文山走进陈秉文的办公室,将一份最新的采购成本分析报告放在桌上。

    “陈生,原料上涨情况比预想的来的要快。

    港岛三家主要的PET瓶供应商今天同时发来了调价函,涨幅在15%到22%之间。

    原油价格上涨的影响已经全面传导过来了。

    石化原料成本飙升,连带海运和陆运费用也涨了10%以上。

    他们三家都表示,如果油价继续涨,下个月可能还要调整。”

    陈秉文接过报告,目光迅速扫过关键数据,多少有些庆幸的说道:“幸好我们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采用的是特许灌装模式。

    成本压力主要由星洲厂和宏发厂承担了。

    但我们港岛本埠和日韩市场的瓶装产品,这部分成本上涨只能由我们自己消化了。

    可惜的是,现在没有树脂期货这类金融工具能对冲风险,否则我们的压力也要小一些。”

    方文山站神色凝重地点点头:“确实如此。目前全球都没有塑料原料的期货产品。

    石化产品的价格波动风险,完全要靠现货采购和长期协议来消化。”

    他翻开手中的笔记本,看了看上面的内容,说道:“我查过纽约和伦敦的商品交易所,目前只有金属和农产品有期货合约。

    塑料原料这种工业中间产品,还没有金融对冲工具。

    目前唯一的应对方式,就是加大现货采购建立安全库存,或者与供应商签订长期锁价协议。

    但这两种方式都会大量占用流动资金。”

    “特别是现在油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方文山补充道,“供应商都不愿意签长期固定价格合同。

    他们更倾向于采用“原油价格+加工费”的浮动定价模式,把风险全部转嫁给下游企业。”

    陈秉文听完方文山的汇报,眉头微皱。

    “这种浮动定价模式对我们太不利了。

    既然供应商要把风险全部转嫁给我们,那我们就得想办法分散风险。”

    听到港岛三家PET瓶供应商提高价格的时候,陈秉文不是没想过向内地化工厂求购。

    可是这个念头只在脑海中闪了一下,就熄灭了。

    PET的中文名称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1941年由英国科学家研究发明的一种聚酯树脂聚合物。

    1973年杜邦公司的工程师将其应用到饮料瓶上。

    而正式商业化,则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公司在1978年推出的PET瓶装可乐。

    这两大巨头凭借PET瓶轻便、不易破碎的特性,率先在北美市场掀起包装革命,彻底改变了碳酸饮料的流通格局。

    而此时内地,既没有一条食品级PET树脂生产线,又缺乏制造瓶子的设备。

    甚至连相关的技术和人才储备都没有,想要生产PET瓶,根本无从下手。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chongshengxiangjiang0congtangshuipudaoshiyediguo/read/97/234.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