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让更多的医护人员,获得应对高强度传染病的实战经验。
二是为了减轻首批进入疫区的部队医生的工作压力,让他们得到必要的休整。
更深层的目的,则是通过这种轮战,加强整个医疗体系对于高等级传染病防治的制度性训练。
这是在为整个国家的医疗系统,储备宝贵的有生力量。
另一名组员赵立波,早已不再盯着火车站和高速路口。
他的工作重心,已经完全下沉到了基层。
他带着一个小组,每天奔波于京城大大小小的街道社区,指导基层工作人员如何开展卫生消杀,如何排查登记,如何进行科普宣传。
刘清明希望通过他的工作,自下而上地,建立起一套联防联控的基层卫生工作网络。
让病毒,最终消灭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无所遁形。
同时,也让京城的普通市民,提前体验一把未来可能会出现的封区、封社管理模式。
这既是对抗病毒的需要,也是对我党基层组织动员能力的一次大练兵。
刘清明的这些部署,全都一丝不落地,呈现在了卢东升的案头。
卢东升拿着那份详细到令人发指的工作报告,久久没有说话。
他知道刘清明有基层工作经验,也知道他在下面干出了不错的成绩。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年轻人来到京城这种毫无根基的地方,竟然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凭着出色的工作能力,迅速打开了局面。
很显然,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不仅仅是依靠“全国防指”这块牌子。
更是因为刘清明自身的能力。
地方上愿意配合他,基层的群众愿意相信他,工作才能如此水到渠成般地展开。
更让卢东升感到惊讶的是,刘清明在口头汇报的时候,根本没把这些当成自己的功劳,只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
是卢东升自己,从那份朴实的报告里,才发现他竟然在背后,默默做了这么多看似不起眼,实则极其重要而繁琐的事情。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恰恰就体现在这些不为人知的细节当中。
部委的干部,平台太高,待得久了,下去的时候,往往会不自觉地带上一种颐指气使的姿态。
这种姿态,会让下面的同志从内心里产生反感和抵触,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刘清明却完全没有这种干部常见的骄娇之气。
他不愧是从基层一步步干上来的。
能和一线的民警打成一片,也能和街道的大妈开几句无伤大雅的玩笑。
放得下架子,也沉得住气。
受了委屈,被人误解,他从不生气。
他既会摆事实,讲道理,也会在必要的时候,攥起拳头,展示实力。
用群众的话来讲,就是“接地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