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挖个大坑、埋自己 (2/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清明打字道。

    屏幕那头沉默了一会儿。

    “这可不便宜,刘先生。他们的收费是按小时计算的,而且是欧元。”

    “钱不是问题。”刘清明回复得斩钉截铁。

    这句话似乎起到了作用。

    对方的态度明显热情了一些。

    “当然,德国有很多优秀的公司。你需要我帮你引荐吗?我可以提供一份名单,并附上我的个人评价,但这属于有偿服务。”

    “很合理。”刘清明答应得很爽快,“我们先把这次的合作谈好,酬劳会让你满意。以后,或许还有更多合作的机会。”

    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对方的父亲是早期的留德生,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留在了德国,娶妻生子。

    家庭的熏陶,让他对华夏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既有血脉上的好奇,又有因父亲经历而产生的疏离。

    他更倾向于那个给了他优渥生活的岛屿,所以才会为鸿飞公司效力。

    刘清明不打算和他探讨任何政治立场。

    在商言商。

    只要利益一致,就可以成为暂时的盟友。

    这次的沟通,暂时只涉及到了宁远省那份关于奉机集团的材料。

    刘清明已经将自己修改后的报告正式呈交给了司里。

    他的意见十分中肯。

    奉机的出发点没有错,想要参与国际竞争,走出去是必经之路。

    但他指出,要想在国家层面上突破《瓦森纳协定》的封锁,不能只靠官方层面的硬碰硬谈判。

    那效率太低,而且很容易被对方用规则卡住。

    应该拿出当年谈判加入WTO的精神来。

    对相关的议员、官员、行业协会进行不懈的、专业的游说。

    要学会利用西方的规则,在他们的舆论场上发声,争取广泛的同情。

    而不是关起门来,自己跟自己讲大道理。

    为此,应该允许企业投入一笔“公关费用”。

    只要这笔投入,能让最终的采购报价降低,或者能买到原本买不到的技术和设备,那这笔钱就花得值。

    这个思路,在当时以官方为主导的对外谈判体系中,具有相当的突破性。

    很多规则,与现有的财务制度、外事纪律都是相悖的。

    相比之下,私营企业就没有这么多条条框框。

    这也是前世为什么很多民营企业能乘着全球化的东风,迅速在国际舞台上崛起的原因之一。

    刘清明知道自己人微言轻,不足以改变整个大势。

    他只能用这种方式,在自己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chongshengqianxinian0guanchangzhilucongpianjingkaishi/read/97/531.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