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
边缘城范围极为广泛,南到鸡公山,北到金牛山,东西两边也有山。
石油城属于被四周的山包围了。
而边缘城的范围直接将周围的山都囊括在内。
原本的石油城是建造在鸡公山与金牛山之间的一片空旷土地之上。
最初始的石油城,在这片空旷土地上看起来是极为突兀存在。
但随着石油城的发展,交易集市占据了更大的土地,高大的围墙将石油城包围在其中。
后面又延展出了缓冲城,进一步拓宽了石油城的范围。
从缓冲城到鸡公山的直线距离,甚至都不到3公里了。
而这一次六万亩边缘城的建造,直接把整个鸡公山与金牛山都囊括在内。
假设边缘城建造完,石油城的总面积将超过10万亩。
这个面积是很大的。
10万亩约等于66.67平方公里,相当于1万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或一个中小型乡镇的行政区域规模。
基建运动大跃进。
烈阳高照,此时此刻。
边缘城建造工地上,人潮汹涌,将近十万名工人在工地上同步建造。
与之配套的,还有无数的运输车辆在边缘城工地穿梭,他们将从外面挖来的建筑材料倒在工地特定位置。
边缘城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即便有十万人参加,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建造完。
无论是总部基地的丁九,或是石油城这边的解长山,他们都迎来了这辈子最为忙碌的时刻。
几乎脚不沾地。
来回几个工地奔波。
也正是因为开启了大基建时代,石油城与大樟树总部基地几乎都没有闲人。
每日都在招募各环节工人、运输工人.
居住在石油城与大樟树的居民只要愿意,在这里面都能够找到工作。
对于大樟树势力而言,伴随而来的,则是海量的积分消耗。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大基建就是会透支积分。
积分制度的施行,其实就是以大樟树与石油城为背书,将每日给到幸存者们的粮食换成了积分,一个虚拟的东西。
幸存者们拿到这些积分,并不会立刻兑换成粮食,他们每天能吃掉的食物也有限,并不是拿着当日收到的积分全部换成粮食。
所以粮食方面目前来说,暂时不会有特别大的压力。
可是根据石油城经济学家霍辞的推测,按照目前石油城粮食消耗与新增人口的粮食消耗来预估的话,大樟树势力产出的粮食加上之前储备粮食,只能够维持四到六个月的时间。
在这几个月之中,如果没有新增粮食产量,大樟树势力在粮食供应方面将会出现重大问题。
粮食无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