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0章 固定现场原始状态 (1/2)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小孙,先设置勘查通道。”小杨背着沉重的勘查箱,弯腰从工具箱里拿出一卷白色的隔离带,“从东边田埂到尸体位置,拉一条直线通道,通道宽度八十厘米,用物证标记牌把通道边缘标出来,严禁任何人踩踏通道外的土地。”

    小孙应了一声,从背包里掏出十几个黄色的物证标记牌,上面印着“K1、K2、K3”的编号。他沿着田埂仔细观察,选了一处地面相对坚硬、没有明显脚印的位置作为入口,然后用隔离带拉出一条笔直的通道,每个标记牌之间间隔一米,牢牢地插在泥土里。“通道设置完毕,李队,可以进入勘查。”

    李明点了点头,和小杨、小孙一起穿上脚套、戴上手套和口罩,沿着勘查通道走进现场。越靠近土坑,腐败的气味就越浓烈,小孙下意识地皱了皱眉,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鼻夹戴上。土坑直径约一米,深度五十厘米左右,尸体蜷缩在坑底,身上覆盖着薄薄一层泥土,只露出一截穿着深蓝色裤子的腿和一只发黑的脚。

    “先进行整体勘查,固定现场原始状态。”小杨打开勘查箱,拿出一台高清相机和一个卷尺,“小孙,你负责拍摄现场全景照,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拍一组,再拍一组俯拍全景,注意把周围的农田地貌、土坑位置和周围的参照物都拍进去。”

    小孙端起相机,调整好参数,蹲在地上缓缓移动镜头。“东边是成片的玉米地,距离尸体位置约三十米有一条灌溉渠;南边是通往村口的土路,距离约五十米;西边是一片荒地,长满了杂草;北边是张老实家的宅基地,距离最近,约二十米。”他一边拍摄一边报出周围的环境信息,“土坑周围的泥土有明显翻动痕迹,都是新鲜的,应该是张老实翻地时留下的,没有发现其他人为翻动的迹象。”

    小杨则拿着卷尺,开始测量现场数据。“土坑直径102厘米,深度53厘米,坑壁呈不规则圆形,边缘有锄头挖掘的痕迹,与张老实的锄头型号吻合。”他蹲在坑边,用手指轻轻触碰坑壁的泥土,“泥土湿润,黏性较大,挖掘痕迹清晰,没有被雨水冲刷或风化的迹象,说明翻地时间就在今天清晨。”

    整体勘查结束后,两人开始进行重点部位勘查,也就是对尸体及周围两米范围内的区域进行细致检查。小杨先将坑边的锄头小心翼翼地放进物证袋,“锄头头部为铁质,宽20厘米,长30厘米,刃口处有暗红色附着物,疑似血迹和腐肉残留,需要回去做DNA检测。木柄上有多处磨损痕迹,末端有明显的握痕,提取握痕处的指纹和掌纹。”

    小孙则专注于土坑周围的地面。他从勘查箱里拿出一盏便携式强光手电,即使在晨光下,也用手电的侧光照射地面,仔细寻找痕迹。“李队,这里有一枚脚印!”他突然喊道,手指着土坑东边约一米处的地面。

    李明和小杨立刻凑过去。在强光手电的照射下,一枚浅淡的脚印清晰地印在湿润的泥土上。“是布纹胶底鞋,42码左右。”小杨拿出足迹测量尺,仔细测量起来,“前掌宽10厘米,后跟宽7厘米,步长约75厘米,足迹深度约0.5厘米,推断留下足迹的人身高在175-180厘米之间,体重65-70公斤。”

    他用相机对脚印进行多角度拍摄,然后拿出足迹固定剂,均匀地喷洒在脚印表面。“这枚脚印比较完整,前掌、足弓、后跟的花纹都清晰可见,是‘回力’牌胶鞋的经典花纹,这种鞋子很常见,在工地、农村都很普及,暂时无法锁定具体人员。”小杨一边操作一边解释,“而且脚印比较浅,周围没有其他关联脚印,可能是路过时留下的,不一定和死者有关。”

    小孙继续扩大勘查范围,在土坑南边约两米处,发现了一处更加模糊的痕迹。“这里有车轮印!”他赶紧用标记牌将位置标为“K2”,然后蹲下身仔细观察。这处车轮印被部分杂草遮挡,只留下了两段弧形的痕迹,“从痕迹来看,应该是电动三轮车的车轮,轮胎宽度约10厘米,花纹是横向的防滑纹,间距约1.5厘米。”

    小杨拿来石膏粉和搅拌碗,将石膏粉与水按照比例混合均匀,然后缓缓倒入车轮印中。“电动三轮车在农村太普遍了,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这种轮胎花纹也是最常见的型号,除非能找到对应的车辆,否则很难通过车轮印锁定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后,我靠破案走向权力巅峰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chongshenghou0wokaopoanzouxiangquanlidianfeng/read/97/134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