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君臣奏对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毕竟兵部尚书这个位置,实在是太过重要了。

    要是袁可立的理念,跟他存在较大偏差,那便是不好的。

    若是袁可立的理念,基本跟他是一致的,那兵部尚书之位,在今后的五年,甚至是更久,都将不会再更换!

    政策想要得到延续,想要贯彻落实,是需要较长的时间沉淀的,更何况是涉及军国大事呢?

    “在臣离任归乡后,臣就一直在思虑辽事,对西南土司叛乱想得较少。”袁可立听闻此言,便知这是天子的奏对问询,自己虽被中旨任命为兵部尚书,但如果这场君臣奏对,不能让天子眼前一亮,那他在兵部根本就站不稳脚跟,所以袁可立如实说道。

    “仅限于辽事,臣觉得辽地战事不宜拖沓,孙承宗提出的那套策略虽好,是能让辽前稳定下来,确保山海关及京畿安稳,但是对朝廷的负担太重。”

    果然。

    朱由校嘴角微微上扬,但凡是真正了解辽事的,知晓兵事的人,皆知孙承宗在辽的部署是有问题的。

    不过话又说过来,站在孙承宗的角度,就他当时所处的局面,唯有这样的策略,方能确保辽前安稳,确保山海关及京畿的安稳。

    所以了解辽事的,知晓兵事的人,尽管不完全认可孙承宗的策略,但是也没有加以抨击,继而博取名望。

    跟熊廷弼聊的时候,熊廷弼的态度是明确的。

    与袁可立聊的时候,袁可立的态度是明确的。

    “而想要让辽事不拖沓下去,朝廷首先要解决的积弊,不是调遣军队,不是拨发粮饷,而是革新驿传!!”

    袁可立此刻站起身来,表情严肃道:“在臣巡抚登莱之际,曾不止一次地协助辽前袭扰辽南,为的就是能分散建虏兵力,除了为辽前减轻压力外,也存有想收复失地之念。”

    “建虏于战场虽骁勇善战,但建虏却有一致命弱点,即麾下核心兵卒过少,为窃据广袤的辽疆,使得多数城池坚堡,驻扎的善战建虏很少,更多却是背叛大明的二鞑。”

    “曾经有很多次,以毛文龙为首的东江军,再算上登莱两镇舟师,有机会光复辽南诸卫之地,奈何就是无法及时得到辽前军情,使得建虏回援主力进逼,最终被迫丢掉那些收复的城池。”

    大才啊!!

    朱由校心里暗暗赞叹,看问题真是一针见血,袁可立提出的这个革新驿传,跟他谋划的对辽战略,是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的。

    还是那句话。

    战略层面谋划得就算再好,但是具体到落实阶段,这期间敢有任何偏差,最终就会导致功亏一篑。

    而大明跟后世可不同,没有便捷的讯息手段,想要传达军令或军情,就必须要依托驿传体系。

    可现在的驿传体系,早就烂到了根子上。

    不说朝廷拖欠多少粮饷,单是很多急递铺,都逃窜太多驿卒,至于用作急递的马匹,好的全都被私卖了,不好的来充当门面。

    如此怎样能承担起急递重担?

    “所以当下对于朝廷而言,要尽快革新驿传体系。”

    在朱由校思量之际,袁可立表情严肃道:“若是国库无法支撑,至少要确保辽前,北直隶,山东三地的驿传革新,待到上述三地解决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大明做暴君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chongshengdamingzuobaojun/read/97/35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