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轰轰轰!”
炮击声在夜幕下骤响,闹出的动静很大,连带着冲阵的乱军队伍,立时就跟着乱起来了,让他们怎样都没有想到,出战的这支御前队伍,居然还他娘的携带了火炮!!
谁家天子巡边,居然还带火炮随驾啊!!
“砰砰砰!!”
“咴溜溜!”
“别乱!”
“啊!!”
各种声响在这刹交替不绝,双方将士还没碰撞在一起,冲阵的那支乱军就先乱起来了,这跟他们想的完全不一样。
“火枪兵,射杀!!”
但是对眼前出现的空档,统兵的面罩汉子却丝毫没有错过,紧接着便喝喊起来,在尖锐哨响的加持下,所属火枪兵丝毫不乱,便开始朝眼前的乱军排队射杀。
军哨,是熊廷弼在京整饬京营期间,完善军队之间传达军令的其中一种,军哨是由军备局特制的,根据吹响的频率不同,会发出各种哨响,针对这些哨响,熊廷弼特意命人编排各种意思。
除了军哨,还有军号,甚至是擂鼓。
根据听到的不同声响,全军必须要做到闻声而动,不管是统兵将校,亦或是底层将士全都要能听懂。
就为了听懂这些声响,可有不少人为此受了军法,治军必须要从严,军队不是小孩子过家家的地方,军队是用来打仗的!!
倘若连这些最基础的要求,都他娘的无法贯彻下来,那就别他娘的想着打仗了。
当然,除了熊廷弼统领的京营各部以外,还有不少在京城周遭驻扎的营校,同样是按着这套来的。
别看朱由校一直在朝堂之上,跟各方势力博弈斗争,但是他却丝毫没有减少对军队的关注,单单是这个给‘号令一统,减持臃肿’就足以表明朱由校的态度。
或许朱由校没有统兵上过战场,但是朱由校也明白一点,真到了战场上,任何不能言简意赅表明军令的,那都是扯淡的。
真在战场上玩命与敌拼杀之际,任何浪费时间的号令传达,都极有可能导致战机错失,继而导致不利战局发生。
“轰轰轰!!”
“砰砰砰!!”
在步炮协同之下,夜幕下的战场呈一边倒的态势,而在这等态势下,借助月色与火光的加持下,统兵的面罩汉子,不断下达各种军令,所属队伍贯彻着军令。
从最初的慌乱,到紧张,再到坦然,这不过用了一盏茶的功夫,但是没有人知道,出战的这支御前队伍,从上到下,都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
战争之下,不管是哪种形式,烈度高或低,死亡的威胁始终笼罩,任何不能正视战争的人,那都会为之付出代价!
大明从土木堡之变发生后,就从过去的‘文武兼济,相互制约’的模式,逐步演变成‘文贵武贱,太监监军’的模式,这就在所难免的导致一种情况,以外行指挥内行,武将的政治地位日益低下。
这样从表面是为了遏制拥兵自重、藩镇割据的情况发生,可从现实角度来看,大明真的办到了吗?
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