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的根本。”
“其五,大明的中枢财政根基啊,在过去早就被一批批蛀虫给不断啃噬,这便由此演变出一个危险的信号,即在出现突发情况时,以国库为主的外朝有司,已然是无力解决这种问题了。”
朱由检张大了嘴巴,诸如上述的这些情况,他先前根本就没有考虑过,他如何都没有想到在这背后,居然会变得这般复杂。
“朕当然可以按皇弟讲的那样,直接下旨谴派厂卫,去简单粗暴的将问题解决。”朱由校停下了脚步,抬头仰望着湛蓝的天,言语间带着感慨道。
“抄家抄出的家产粮食等,用作平抑被恶意哄抬粮价的基础,但是这样一来,朕就把所有人都给得罪了。”
“皇帝可不是万能的。”
“尤其是触碰到所有人的利益,哪怕是皇帝,或许在表面没有人反对你,但是在背后使绊子,这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皇弟想过没有,要是朕真的这样做,在京城京畿兴起的流言蜚语,是会增多呢?还是会减少呢?”
“只怕会增多。”
朱由检表情严肃道。
“没错。”
朱由校点点头道:“这就会演变出一个更复杂的局,即朕冥顽不灵,做事乾纲独断,在紫禁城安于享乐,不听栋梁谏言,一味听信小人谗言,如此就算将京城京畿的局势安稳下来,那朕又得到了什么?”
“可皇兄明明是为了百姓啊!”
朱由检的情绪激动起来。
“那又怎样呢?”
朱由校笑笑,看向朱由检说道:“朕即便再为了百姓,可底下的人不相信,皇弟觉得这一切有意义吗?”
这……
朱由检一时语塞。
“一个人这样说朕,那或许是假的,一群人这样说朕,或许也是假的。”
朱由校撩撩袍袖,神情带着些怅然道:“可是当全天下都这样说朕,那就成了真的,记住,人心是最容易被煽动的。”
什么叫好?
什么叫坏?
这世间不是非黑即白,更多的是灰!
朱由校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太清楚这里面的道道了,正如在民间反馈出的一些问题,即便对底层造成再多的影响,那也不过是高层间博弈或斗争的产物罢了,根本就影响不到高层的决断。
朱由校当然清楚在过去这场闹剧下,京城京畿治下必然会有很多人蒙受损失,甚至是家破人亡,但是朱由校却不能心软,因为他一旦心软的话,选择做出妥协,那今后死掉的人会更多。
原因就在于朱由校想掌更多的权被堵死了。
眼瞎能拯救大明的,只有朱由校!
这还是他顶着个皇帝头衔,掌握住天底下最大的大义。
如果朱由校不是皇帝,那他做的一切都没有意义,除了推翻大明的统治外,他能影响的其实很小。
“皇兄,那事情到这一步,算是结束了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