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已经快够了,韩家路途远,已经来不及再扎了。
“够了吗?……也行也行。”韩本忠那一瞬间脸上的笑容滞了一下,随即又笑了,“能挣这些钱也够了。比俺连队里其他那些强多了,那些人家里也就那几十块钱,要过一年——唉。”
兵团职工这时候还是挺苦的,吃饱没问题,但要说过得好,真就比不了包产到户的农民了。
李建国想想说道:
“明年秋天麦子割了后,小龙弄着扎大扫把的活。今年比较多,明年应该也有不少。
到时我看八月中旬吧,你让大春过来,我给你们说,你们可以干。那一个大扫把三块多钱,扎一季也能挣不少。”
“嘿,这个没问题,我回去就把栽桩啥的弄好,到时就让大春过来……这活能干啊。这大扫把还些贵哩,一个三块多……真不便宜,好活,好活啊!”
韩本忠语气里有感叹也有羡慕。地方靠近城市,机会多,以前觉得兵团好,现在比着比着怎么就落后了呢?
韩本忠也没吃饭,他也看出来李建国忙,交了苇把子后就赶着马车回去了。
第二天晚上李建国收完苇把子便赶到了许成军家里,用大喇叭通知全队,苇把子已经收够了,明天不再收了。
这通知把许多人给打懵了,他们正准备蓄力大干的,毕竟这才十天,往常扎苇把子和扎大扫把差不多,怎么也得要一个月的。
这时候有些人才后知后觉的感觉这苇把子怎么少了?
等有人从李建国那里打问来具体的消息后,就有点慌。
这两年,四小队的人已经习惯了年初开始就有人去编抬把子,秋后开始扎大扫把,入冬前扎苇把子。
这三笔钱中至少有两笔是全村人都能挣到的。
有些人甚至在年初就已经安排好了年底扎苇把子这笔钱的用处。
虽然去年和今年李龙把一部分扎大扫把的活交给到了别的村,但总的扎大扫把的活的量在增加,并没有怎么影响到本村人扎大扫把的利益,而且因为涨价今年挣到的钱还多了一些。
眼下一下子听到苇把子明年后可能就扎不了了,这才慌了。
少一笔钱,那以后生活是不是就得紧张一点儿?
这可不是小钱,一两百块钱顶其他有些村人家一年的总收入了。
这种事情把整村里弄的人心惶惶的感觉;有些人听到消息还跑到李建国这里来求证。李龙不在,不管怎么说他和大哥关系那么好,李建国应该知道。
最慌的是张强,才把五百块钱拿去承包苇沟,这边苇把子就不扎了?这不是欺负人吗?
张强一腔忿怒的也跑到李建国这里来求证——当然,他可不敢对李建国有什么脸色,来的时候还是提着东西的。
看在和他哥张木匠的关系上,李建国虽然没把人直接赶走,但也没让张强进屋,也没收他的东西,只是告诉他:
“小龙说了,上面通知以后盖房子可能会用预制板,那个结实,苇把子会收的越来越少。不过你那承包苇沟不影响啊,这打苇席也得用苇子,还能送去造纸厂……不影响。”
张强提着东西有点失落的回到了家里。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