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 三十年发展规划,从眼前开始 (3/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时候的犁地价格已经到了二十块一亩。

    李龙打算那时候进一台。提前掌握消息,那时候还有国家的农机补贴,买一台,甚至可以在一个犁地季把附近的地都承包掉。

    东方红七十五一天能犁一百亩撑死了。那个时候王财迷还在用老式拖拉机。

    没办法竞争,真要搞一台,简直一骑绝尘。

    李龙隐约记得一台大马力轮式拖拉机当时的价格是三十多万,国家补贴百分之三十,自掏二十多万。

    相信自己到时应该能赚到吧?

    真搞一台,两个人轮换着开,一年,基本上就能把钱给赚回来。

    主打的是信息差。

    李龙想着想着突然笑了。

    四小队在大型机械方面好像一直比较相信二手货。王财迷弄的拖拉机是二手的,另外一个人弄的东方红802也是二手的;有人买的二八大轮胎拖拉机也是二手的。

    到种棉花的时候,队里有人贷款买的第一台采棉机也是二手的。

    感觉好像永远都跟不上形势,都跟在别人身后走。

    好在队里的治理环境比较好,人文环境也不错,不存在村干部把持村政,也不存在私吞各种补助经费的事情。

    李龙的生活环境最开始的时候一直就在村里,一直到最后,地入了合作社后才有空出去旅游,这时候才知道的,原来不是所有的村子都是这样的。

    原来有些村的合作社没有背景是建不起来的,原来有些人的地入了合作社只得了第一年的分红,后面就没消息了,原来有些人的补助说没有就没有了,原来有些人明知道有些村干部贪污挪用了村里的资金,却没地方去告。

    这时候才感觉,原来自己的村子竟然这么“模范”。合作社,十几家地块相连的串联一下,就建立起来了。

    各种补助,你不领村里会催着你去领。合作社的分红,到年底负责人会一笔笔给你算清赚的钱用到了哪里,最后分红应该多少。

    四小队地多,所以哪怕最后种的棉花价格不怎么样,但因为不需要承包费,所以基本上每年每个入股的农户还是能分不少钱。

    他们也明白,分的就基本上和其他人的承包费持平了。

    但是想想,一亩地的承包费到最后几乎达到了一千五到一千八,一亩地能赚这么多的话,那分红也不少呢。

    哪怕除去开支,一亩地能分红一千,也行了啊。

    扯远了。

    李龙知道这个情况,所以他才会坚定的决定留在村子里,等第二轮分地的时候,多承包一些队里的土地,那时候村里的土地已经从现在的两千多亩增加到了七千多亩,可承包的多了去了。

    现在不开垦那么多,一来是因为机械化还差的远,人力种不过来,二来是因为盐碱地不产粮食,开垦出来也没用。

    但是盐碱地长棉花,这就这么怪。

    李龙就等的是那个机会。他想等到大马力拖拉机出来的时候,抢吃第一个螃蟹,赚到一笔资金,然后等到采棉机出现的时候,买一台采棉机,到时就能先人一步,然后步步领先了。

    当然也不容易,毕竟采棉机刚开始出来的时候,一台两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chongshengbayiyuliexibei/read/97/125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