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管来。
尽管这羽管只有不到两公分的小尖尖,岳峰发现之后依然非常欣喜。
尾巴上的羽管早就钻出来基本长好了,但是翅膀上的却进度缓慢,现在开始钻羽管了,说明翼骨软骨恢复完成,用不了多久,鹰就可以恢复健康了。
接下来的几天,岳峰每天都是给新鲜的血食喂鹰,小白翅膀上的羽毛,也一天天的变长,新羽毛逐渐恢复了之前的健康状态。
在羽管根部彻底生长完成之后的第二天,岳峰给小白做了更加全面的全身评估,随后得出一个非常不错的结论来。
翅膀跟尾部的羽毛缺损全部恢复健康,背部外伤也褪掉血痂贴身短绒恢复正常的被毛。
单纯的静态评估,面前的白矛隼,算是彻底恢复了健康。
在完成综合评估的当天,岳峰就给白矛做了一次精准的称重操作,三斤五两二钱,这家伙在岳峰手里一个多月的时间,被伺候的膘肥体壮。
养好了伤,那好吃好喝伺候着的日子也就到头了,是时候,开始正式的熬鹰下膘操练了!
当天晚上,岳峰就跟老爹俩人,开始了新一轮的替班熬鹰之旅。
肉食喂食量供给下降,增加晚上熬鹰加快小白的代谢循环体力储备消耗。
期间,搭配着前期的认哨儿,认假饵训练,几乎跟大黑鹰刚到家开训类似的训练步骤。
不知道是不是这只白矛在家里养的时间长了,不太怕人的关系,在正式开始熬鹰开训之后,白矛每天的训练进度表现,比上回大黑鹰训练期,要明显快不少。
大黑鹰连续小十天的功夫才痛痛快快的吃食儿认哨儿,到了白矛这边,只熬了四天三晚上,鹰就能在院子里露天环境下开大食儿了。
岳峰每天控制着小白的体重稳步下降,一点一点评估着这只家伙的训练进度。
又过了两天时间,小白认假饵也极为扎实了,在家里挂弦儿叫远,几乎每次都是听到哨音亮饵就来,毫不犹豫墨迹。
眼看鹰认假饵的表现比较稳定了,岳峰第二天就带着小白去了村外宽阔的地垄里开始训练抡饵。
在抡饵的时候,小白暴露出了体力储备不足的问题。
毕竟在家里养伤,隼台上扣着帽子蹲了一个多月,飞行能力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当初训大黑鹰抡饵的时候,大黑鹰很少有力竭的表现,但是刚抡起来的小白,只能飞个十分钟不到,速度就会明显下降,落地之后,更是张大着嘴巴喘粗气。
面对这种情况,岳峰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计划调整,将每天一次的抡饵小盘,调整成了一早一晚两次。
每天的喂食量,也有意识的分为了两份。
早上这顿给一整天喂食量的三分之一左右,确保在完成上午盘飞训练之后体能储备不会亏空。
到了傍晚之前,下午第二次抡饵小盘的时候,再喂当天分量剩下的三分之二。
这样每天的训练运动量增加了,体力差的毛病,也在每天的训练之后,平稳的恢复着。
又过了一周的时间,小白的抡饵小盘表现,已经从开始的十分钟,提升到了每次稳定半小时左右,吹哨落饵,鹰下地也不像刚开始喘着粗气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