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里转了一圈,沈薇没有发现有偷工减料的地方,相反课桌、窗户和门这些,用料都相当的扎实,木工的手艺也很不错,桌面都做得非常平整。
就这么大一个学校,这么多东西,一共才花了六千多块钱。
即便是在这个年代,那也是非常不容易。
“卢建刚大概是一分钱都没赚吧?”沈薇问道。
“确实是这样,”李校长道,“我给他算了算,他不但没赚钱,估计还倒贴了一些。我也劝过他,可以少赚点,但不能赔本,结果他说没事,明年他家有五十亩木薯,等收成的时候什么都赚回来了。”
沈薇也是感慨,估计也只有在这个年代,才会有这么“傻”的人了。
“沈教授,”李校长道,“正好咱们学校明天开始放寒假,要不趁今天你来了,给同学们讲讲话?”
给小学生讲话?
沈薇人都有点麻了,给大学生即兴讲话她都只说了句“新年快乐”,给小学生又该讲什么?
要不就讲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最后她想了想,决定还是讲点有用的。
于是在李校长的召集下,全校一百多个学生和老师,聚集在了宽阔的操场上。
沈薇放眼看去,大多数孩子都穿的是旧衣服,大部分都穿着布鞋,甚至还有些穿着凉鞋。虽然南方的冬天比京城暖和不少,但现在气温也只有几度左右,不少孩子的脚都冻得发青。
看到这个情景,又让她想起了自己小时候。
沈富贵跟卢桂花让她一个人睡偏房,冬天又不能生火,衣服、棉袄、棉鞋也不给她做,一年到头不管春夏秋冬,都只能穿奶奶给她做的布鞋。
夏天或者下雨的时候就把鞋子脱了,光着脚走路、干活。
可即便她这样省着穿,时间长了,大脚趾头那地方都被顶出两个洞,没少被村里的孩子们嘲笑。
现在再看看这些孩子们,他们的爸爸妈妈可能没有偏心,但因为家里实在太穷,每年能交几块钱学费让孩子来上学,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于是给大家讲了话之后,沈薇便让李校长统计了孩子们穿鞋的尺码,让李沧带着清单赶去县城,给每个孩子买一双鞋子。
也不需要买得太好,什么白网鞋、小皮鞋,或者平板篮球鞋都不需要,就买那种黄胶鞋,主打一个结实耐穿。
见沈薇又出钱给孩子们买鞋,李校长是谢了又谢。
作为一个校长,他每天都看着这些孩子们,知道很多人家里非常艰苦,可他每个月也就十几块钱工资,想帮助也是有心无力。
“明年就好了,”沈薇道,“等种的木薯有了收成,大家都会富裕起来的。”
“沈教授,说起木薯这事,我有个想法不知道行不行。”李校长问。
“您说。”
“是这样的,”李校长道,“咱们学校后面有很多空地,我就在想能不能开垦出来,也种一些木薯。”
“是让学生们去种吗?”沈薇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