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这就是无头女尸案最棘手的地方,这案子和宏大案的不同之处在于,宏大案很容易查到死者的身份,围绕死者展开调查,只是凶手的狡猾程度远超预期。
这案子上一世压根就连死者身份都没锁定,仿佛这个人好像不存在一样诡异。
那死者的人头等部位,不论是藏冰箱里冻个几年,还是慢慢地一点点处理掉,都很容易。
“我说的登报,是指用一则模棱两可的新闻报道,来诈一下凶手。”
“诈凶手?怎么说?”曹安民顿时就来了兴趣。
“找一家报纸,让他们以小道消息的口吻发一篇新闻报道,就说本市发现一具无名女尸,警方疑似找到关键线索,锁定死者身份就行,剩下的就不重要了。”
“凶手只要看到这篇报道,肯定就会坐不住,怀疑自己遗漏了什么,怀疑自己暴露了。”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了,凶手就肯定会着急处理死者的人头和手脚。”
“只要他再动起来,就有可能留下痕迹让我们调查追踪!”
周奕添柴加火地说:“现在距离案发时间还短,凶手肯定还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乱中出错的可能性高。如果等到他完全缓过来了,到时候可就不好诈了。”
其实周奕并不能确定,这么做有没有用,虽然说是兵不厌诈,可毕竟没有聚焦的目标。
但反正这案子没有头绪,上一世悬得不能再悬了,导致周奕也没外挂可用。
不如索性死马当活马医,真正的目的是让他有充分的理由去接触《武光都市报》。
有人提出了疑问,“万一凶手不看新闻呢?”
周奕马上回答:“这个问题好。凶手刚作案,从正常的犯罪心理来说,他肯定会关注尸体是否有被发现。但由于埋尸的地点过于偏僻,凶手不可能再返回当地,或是在附近打探消息。所以电视和报纸是他最可能关注的信息来源,但电视新闻是有时效的,错过了就没了。所以报纸,是合适的。”
“我不能保证凶手一定会看报纸,但我可以保证,如果他想了解我们警方的进度,他的选择一定是报纸。”
曹安民一听,当即就拍板决定照周奕的提议办。
接下来就是讨论在哪家报社刊登这则新闻了。
曹安民觉得既然是信息模棱两可的使诈,那就不能太大张旗鼓,否则会过犹不及。
但也不能在小报纸上发,发行量太低的话被凶手看到的可能性就太小了。
更不能在本地最权威的官媒报纸上发,原因他没说,但周奕知道自然是怕在体制内出问题担责。
周奕假装随意地说:“我有个朋友,在武光都市报当记者,这家报纸怎么样?在本地影响力大吗?”
高博马上说:“这报纸可以啊,发行量还不错,我记得咱们局里就有订吧,我蹲坑的时候经常看。”
于是,就这么敲定了《武光都市报》。
而且因为周奕说了有个朋友在那里当记者,所以这件事就由周奕负责去沟通了。
方见青还热情地给周奕安排了一个搭档,说是怕周奕对武光的情况不太熟悉。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