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在会上讨论的时候,陈严提出了一条意见,就是去劳保部门查董露的信息,如果董露在毕业后有工作的话,应该会有劳保记录。
不过这也只是一种可能性,因为在八九十年代,很多企业公司在交劳保方面并不够正规,有的甚至干脆就没有,反正也没地儿说理去。
但起码是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倪建荣当场掏出手机说这事他一个电话就能搞定,然后给劳动局的副局长打了个电话,请他配合查一个人的信息。
倪建荣冲陈严招招手,陈严立刻绕过人群跑过去,然后倪建荣让他对着电话报董露的名字和身份证号码。
随后得意洋洋地挂断了电话。
虽说只是一个两分钟不到的简短电话,但一屋子人看着他打电话,和对方领导称兄道弟、谈笑风生,还指示陈严过来报信息。
属实让周奕有点难绷,知道他无非就是想彰显一下自己的人脉。但其实大可不必,这个电话也就两分钟,出去打,然后回来再说一句搞定了,效果可能更好。
不过或许人家就是享受这种被人瞩目的感觉呢。
梁卫倒是全程很淡定,一句话也没说,一直到倪建荣挂上电话说了句“搞定了”,他才笑着说“辛苦倪支队了”。
梁卫看看窗外的倾盆大雨,郑重其事地说:“同志们,今天是我们四三零特大杀人碎尸案特别专案组成立的第十天,我知道大家都很辛苦,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这还远远不够,因为案子还没破,还没有看见希望的曙光,所以我们必须咬咬牙继续坚持,给死者,给人民,给社会一个交代。”
周奕不知道梁卫是不是故意的,但这番话确实让两位副组长在格局上高下立判。
会后,周奕决定把之前耽搁的找郑建新谈话这事给办了。
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件事他想试试。
他找到乔家丽,把她拉到了一边。
乔家丽疑惑地问:“什么事这么神神秘秘的?”
“乔姐,有条线索我想麻烦你家张处帮个忙。”
一听提到了自己丈夫,乔家丽瞬间就明白了。问道:“是不是关于市委办公室那封匿名举报信的事?”
周奕赶紧点头。
虽然他从一开始就在怀疑,这封举报信是凶手的杰作,但他并没有直接提出来要调查。
原因有三点。
第一,他没有任何证据和逻辑支撑来向专案组证明这件事和本案有关。
第二,没有证据就想跨系统调查,是非常敏感的行为,相关的程序和审核都很复杂。
第三,就算谢局愿意查,可一旦上纲上线内部启动程序查了,不论结果好坏,都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浪费大量时间、公共资源和警力,甚至搞不好还会打击士气。所以市委和谢国强的冷处理,其实是心照不宣的为大局考虑,至于从专案组名单里把周奕拿走,也是避免节外生枝。
但如果要上纲上线了,那也就只能按程序来办了,周奕是不怕,但吴永成自己举报自己的事情谢局可是押着的,到时候得有明确结果,那这件事就会无可避免地砸到吴队头上。
周奕不能再对不起吴队了。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