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拼关系?在国外咱们人生地不熟;拼钱?您觉得咱们的经费,能跟那些国际炒家和土豪基金会比吗?”陈阳的话如同重锤,敲在宋青云心上。
宋青云沉默了,眉头紧锁,仔细咀嚼着陈阳的话。半晌,他缓缓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明悟:“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我们要放烟雾弹?迷惑他们?”
“没错!”陈阳打了个响指,“而且,一颗烟雾弹还不够!我们要放一场大雾!”
他眼中闪烁着智谋的光芒,“我的建议是,从预展开始,把我们小组的所有人,化整为零,散出去。”
“每个人负责关注几件不同的拍品,而且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反复观看、测量、记录,甚至可以去跟拍卖行的专家‘请教’问题。”
他具体布置道:“比如,让李老去重点关注那几件宋代书画,时不时感叹两句;让张研究员去研究那套明清官窑瓷器,表现出爱不释手的样子;让小王去琢磨那些青铜器,假装是学术需要……”
“总之,要营造出一种我们小组兴趣广泛,目标分散,对多种类型的中国文物都有强烈征集意愿的假象。”
“这样做的目的,”陈阳总结道,“就是让拍卖行和我们的竞争对手摸不清我们的真实目标到底是什么。”
“他们可能会猜测我们是在声东击西,但也无法确定哪个是‘声东’,哪个是‘击西’。当他们的注意力被分散,无法集中火力针对某一特定拍品时,我们真正的目标——那只元青花玉壶春瓶,所面临的竞价压力就会小很多。”
宋青云听完,眼睛越来越亮,忍不住拍了一下大腿:“妙啊!陈阳,你这招虚虚实实,真是绝了!对,就这么干!回头我就安排下去,给他们都分配好‘角色’!”
谢明轩也听得目瞪口呆,没想到拍卖前的准备工作还能这么玩,这已经完全超出了他对古玩交易的认知。
这时,陈阳将目光转向谢明轩,脸上带着一丝考验的笑意:“明轩,战略层面的大方向定了。现在,我来考考你战术层面的问题。”
“刚才我说了,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小聪明没用。那么,假如现在有一个极端情况:你手里只有五十万美元的预算,而你的竞争对手,对某件你们都想得到的起拍价为十万美元的拍品,拥有五百万美元的预算。”
“你怎么做,才能有机会用你这五十万,战胜他的五百万?”
谢明轩闻言,眉头紧紧皱了起来,陷入了苦思。五十万对五百万?这差距也太悬殊了!这怎么可能赢?
他试着提出了几个方案:“阳哥,我……我能不能在拍卖前找他谈谈,让他放弃?”
陈阳摇头:“你脑子是不是进水了?”
“那……我能不能联合其他人,一起对抗他?”
陈阳再次否定:“临时联合,信任基础薄弱,容易内讧。而且你怎么知道别人不想捡便宜?说不定联合起来价格抬得更高。”
“我……我能不能在拍卖时故意疯狂加价,吓退他?”
陈阳呵呵的笑了:“你只有五十万,你疯狂加价能加到多少?加到一百万顶天了,人家五百万跟你玩到底,你怎么办?”
“到时候你不仅买不到东西,还可能因为虚报价格惹上麻烦。”
谢明轩抓耳挠腮,又想了几种办法,都被陈阳用冷静的逻辑和现实情况一一驳回。最后,他颓然地靠在椅子上,双手一摊,沮丧地说:“师傅,我实在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