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中传开了。
“我的天哪”
接下来的两天,流花展馆内的红星展台,或许是那笔四十万美金的大订单无形中带来了“广告效应”,他们拥有先进彩色电视机技术的消息不胫而走。
第二天前来咨询、洽谈的客商明显增多,不仅有欧洲的,还有来自东南亚、中东甚至拉美的商人。
第二天闭馆时,订单总额增加了三十万美金。
第三天,再次斩获近三十万美金。
短短三天时间,红星电子设备厂在本届广交会上获得的订单总额,已经逼近一百万美金!
这下,不仅仅是红星团队自己,连同一展区的其他国内电子厂家,以及省外贸厅带队的领导,都彻底被惊讶到了。
谁能想到,一个来自内陆三线小城的,名不见经传的军工厂搞出来的电视机,竟然能在广交会上掀起如此大的波澜?
马为国走路都带风,脸上的笑容就没消失过,钱学明和陈新等技术人员,更是感受到了技术转化为市场价值的巨大成就感,干劲空前高涨。
所有人对林默的佩服,已然达到了五体投地的程度。
到了广交会第四天,黑白和彩色电视机的订单已经接得盆满钵满,超出了最初的预期。
早上开馆前,林默将团队召集起来,宣布了一个决定:“同志们,这几天大家辛苦了,成绩斐然,远远超出了我们的目标。
“今天,我们改变一下策略。”
他看向马为国:“马厂长,今天你和销售团队的同志留守展台,接待可能来的零散客户,巩固现有成果。如果再有电视机的订单,酌情接一些,但要以不影响已接订单的按时交付为前提。”
接着,他看向钱学明,陈新等几位年轻的技术骨干:
“钱主任,陈工,还有你们几个,今天放个假,也别闲着,跟我一起,我们不在自家展台守着了,我们主动出击,去整个广交会逛一逛,看一看。”
“逛一逛?”众人都有些不解。
“对。”林默目光扫过熙熙攘攘的展馆,眼神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我们红星电子,不能永远只靠电视机一条腿走路。”
“虽然现在形势大好,但产品结构太单一,抗风险能力就差。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寻找新的增长点。”
“这次广交会汇聚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电子产品,正是我们开阔眼界、寻找灵感的好机会。”
“去看看别人都在做什么,有什么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想想有没有什么,是适合我们红星厂接下来发展的。”
他带着钱学明、陈新等几人,如同普通的参观者,融入了广交会巨大的人流中。
八十年代初的中国电子行业,正处于一个萌芽与混乱并存的时期。
展馆里,既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新颖产品,也有大量技术含量低,同质化严重的“大路货”。
他们看到,最多的还是各种型号,各种品牌的收音机。
从硕大的台式电子管收音机到小巧的半导体收音机,很多沿海地区的乡镇企业,依靠灵活的机制和低廉的成本,大量生产简易半导体收音机,价格拼杀得非常厉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